• 中国文化视窗-贵州人物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陈法权: 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浏览量:9.60万次 发布时间:2018-11-27 14: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
他是民间文化的宣传者,从刊物到网上敲打着键盘的音符;他是民族文化的爱护者,从语言到文字流淌着先民的血脉;他立足群文,不改本意,砥砺奋进,用文化引领农村新风尚。他就是陈法权,印江自治县文化馆研究馆员,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至今已有19个年头。19年,华发早生的陈法权用他谦虚真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为印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
以苦为师,致力创作
陈法权说,民间文化是一种活化石,如果不发现就会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是民间的,因此带有地方烙印,具有特殊性和个性。
他创作的花灯小戏《村官上任》获首届铜仁市政府文艺奖;《旮旯女人》在“天穆杯”农村题材小戏小品征稿活动中获三等奖;《老石借钱》《田大妈招工》在多彩贵州戏剧小品大赛铜仁赛区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春温》获省内外花灯小戏大赛综合二等奖;《兜底扶贫结穷亲》《读书时代》获省内外花灯小戏大赛综合优秀奖。近三年来,陈法权创作的花灯小戏《桃花谣》《新合医疗惠农家》《扶贫新风》连续获铜仁市精品“五个十”(剧本)作品“十佳”奖;曲艺《司法惠民谱新篇》在铜仁市群星奖评比中获三等奖。2017年7月,花灯小戏《读书时代》在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中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的高度认可。陈法权成为了印江戏剧小品创作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陈法权: 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陈法权在坪柳与传统花灯艺人交谈
挖掘抢救,不遗余力
“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陈法权深入17个乡镇及180多个村寨进行田野普查,拜访民间艺人,认真笔录。记录有价值的造型艺术类134件、表演艺术类74件。撰写了84期工作简报,156篇信息。搜集整理的民歌、传统花灯唱词、采茶灯(戏)唱词、花灯戏和傩堂戏及民间文化艺术类达20万字之多,山歌1000余首,撰写有民族民间文化词条130余条。近8年来,他独立制作土家族过赶年、印江祭风神、印江土家傩堂戏、印江灯夹戏、朗溪荥家湾窑罐制作技等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顺利通过省非遗中心评审。
陈法权: 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陈法权在白岩与傩戏艺人交谈
基层文化,常抓不懈
陈法权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中心工作,面向基层群众,发挥阵地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基层活动。特别是2013年以来,他全力投入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辅导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怎样编辑年终汇编材料,现存达100余本之多。为了让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让优秀的文化传播文明、歌颂进步、教化民众、丰富生活。他立足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常年坚持在365个行政村之间行走,辅导、指导群文工作,并在17个乡镇分别建设业余花灯表演队74支,点燃了“种文化”星火,为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注入了新活力。
陈法权: 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陈法权在白沙与传统花灯艺人交谈
培育新人,倾情公益
生产的精神食粮赋予时代的筋骨和灵魂,为每一位观众、读者都得到一份喜悦的收获。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引导文化馆年轻同志作文化普查,让年轻同志懂得了田野普查的基本要领。他结合文化馆人员结构自身特点,根据市文化馆、戏剧家协会X+2的辅导模式要求,专门举办花灯小戏创作培训班,主要人员有覃骋梦、卢前波、袁丽娟、冯晶、张薇等,有效地解决了印江花灯传承发展的首要问题。
陈法权语重心长地说:“花灯小戏反映地方民俗,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体现,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凝聚了民众的力量,我们在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更需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给我们印江的花灯进行挖掘整理。”在印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及文艺创作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助推脱贫攻坚,十七个乡镇有他的身影,三百六十五个行政村有他的足迹。
编辑:何建坪
责编: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