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国内资讯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唐寅、文徵明书法杭州展出 近百幅作品再现明代江南书法兴衰

浏览量:7.63万次 发布时间:2021-05-20 1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童笑雨
C:\Users\admin\Desktop\图片3.jpg图片3
唐寅写给吴爟的书信  童笑雨摄
5月18日,“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共展出93件(套)书法、绘画作品,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的作品都在展出之列,呈现了以吴门为中心的明代江南书法发展历程。吴门即今江苏苏州之别称,吴门书派是指明朝中期活跃在苏州并以祝允明、文徵明为代表的书法流派,影响辐射于浙江、安徽等地。据悉,此次展览中的82件(套)藏品由浙江大学校友、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林霄提供,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向公众展示。这也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首个以私人藏品为主的学术特展。
C:\Users\admin\Desktop\图片2.jpg图片2
明人书札  童笑雨 摄
在博物馆界,公立博物馆举办私人藏品展并不常见,其中一个原因是市面上伪作太多,难以鉴别。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薛龙春从事明代书法史研究多年,是本次特展策展人。他说,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中国古代书法私人收藏之一。策展时,每件展品都经过浙江大学团队严格的学术把关。除了文献考证,还借助了科技考古手段。“如检测时,从纸张入手,考察它的纹理结构。宣纸、皮纸在高光学镜下显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薛龙春说,团队还会通过高光谱成像仪研究作品墨色,来辨别作品年代。当天展出的作品中,不乏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大作。如一封唐寅写给吴爟的书信。信中唐寅提到,想通过吴爟,烦请明代绘画大师陈淳为其刻印章数枚。薛龙春说,这是今天所能见到且最为直接证明陈淳刻印的资料。《述行言情诗》是祝允明的自作诗,从落款可知是为明代书法家王宠做的示范,由此可见吴门书法家代际之间的师生授受。现场还有一本明人书札,收录了文徵明、黄姬水、莫是龙和董其昌等明代文人的书法作品,从中可见三吴士人的日常交往,如送礼收礼、借钱还钱、送礼赠别、索书索画等。
C:\Users\admin\Desktop\图片1.jpg图片1
董其昌作品  童笑雨 摄
现场还展出了董其昌书写的《道德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董其昌对纸张要求较高,在行文或练字时,尤其偏爱一种细腻光洁的纸张。“这种纸墨迹不易渗漏,所以董其昌用的都是浅墨。”纵观整场展览,除了艺术欣赏之外,仿佛也是一次明代江南人文历史的“深度游”,四个单元的展览,呈现了吴门书派的兴衰。吴门书派的初始阶段,正是“台阁体”最为流行的时期。这一书体,脱胎于元末明初宋克的楷书。第一单元展出的宋克《送陆治中之杭州序》是一件杂合楷书、草书与章草书的作品。到了明代中期,晋唐观念深入人心。这个单元展出的《中秋诗》是文徵明融合了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风格的一幅作品。后来,文人艺术家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很多卷子、册子都是融诗、文、书、画为一体的集体作品。第三单元就有一件是吴门文人合作的“江南春”主题诗画卷。文徵明去世后,松江、浙江、徽州等曾受其惠泽的地区开始挑战吴门的权威。与吴门书家的刻意作书不同,松江董其昌以“率意”超越“作意”,引导了后期书法史的走向。
编辑:王瑞 责编:徐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