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国际焦点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在索非亚,感受文化直抵心灵的力量

浏览量:10.10万次 发布时间:2017-11-29 15:18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作者:
当地人说,保加利亚今年的冬季来得格外晚。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于11月13日在索非亚召开时,正逢其最美丽的金秋时节。天蓝云阔、落英缤纷的保国首都,似乎在以这样的方式向与会嘉宾表达自己的热情与友好。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分别向论坛致信祝贺;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近百名与会代表通过务实、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文明互鉴互通,合作意向纷纷达成;各国一致通过并发布《中国—中东欧国家2016—2017年文化合作索非亚宣言》,未来前景值得期待……可以说,有关文化合作论坛的这一切,影响隽永深远,成果不负秋色。
中国文化凝聚力获“点赞”
此次论坛上,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保加利亚国家协调员潘特雷·斯帕索夫、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中国特别代表霍玉珍做了主旨发言。雒树刚在发言中回顾了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的成就,指出双方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并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特点、趋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就未来合作提出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人员往来和经验交流;加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等建议,获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与会各国代表围绕“当前文化遗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文物交流的前景”“如何为开拓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提供必要条件”“如何促进艺术家人才流动以及当代艺术作品的交流”3个分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谈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时,中方指出,文化遗产保护人人有责,呼吁人们敬畏自己的祖先、历史和传统,用虔诚的心和真正文明的行为对待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并希望与中东欧各国在展览项目、教育培训、学术科技、水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在谈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合作时,中方表示,作为“一带一路”从亚洲延伸到欧洲的纽带,加强与中东欧各国的文化产业合作正成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动力、新平台和新引擎,建议双方开展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同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实现文化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谈到艺术人才和艺术品交流时,中方提出了继续促进主流艺术机构间开展全面互动,鼓励双方国有和民营艺术机构、艺术经纪机构和企业加强相互联系,加强艺术家的全球化意识和精品意识等建议。这些主张均引起中东欧16国文化部门的广泛共鸣。
值得一提的还有为配合此次论坛而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剧《孔子》。继在希腊、马其顿上演后,这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带来的原创剧目于11月12日亮相索非亚。据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介绍,《孔子》通过演绎孔子将儒家思想付诸实践的艰难过程,展示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多舛命运及智慧光芒,以及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千年的独特魅力。优美的舞姿、精致的服装和布景、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索非亚歌剧芭蕾舞剧院院长普拉门·卡尔塔洛夫说,艺术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深入人心的方式,《孔子》为当地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歌舞剧的绝佳机会。保加利亚针灸协会会长埃米尔·伊利耶夫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他表示,《孔子》无论音乐、舞蹈还是剧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极具吸引力。次日的论坛上,很多代表就《孔子》进行热议,一些代表还希望邀请其去自己国家演出。
各国文化交相辉映、互学互鉴
论坛上,中东欧各国就相关文化领域介绍了本国的发展现状及经验、问题,各国优秀文化的交相辉映、互学互鉴让彼此都获益匪浅,一系列合作意向也由此萌生。
文化遗产保护是阿尔巴尼亚文化部部长米雷拉·库姆巴罗尤其关注的领域,她表示,阿尔巴尼亚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现在正积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改革和升级,希望能在16+1框架下与各国加强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据马其顿文化部部长伊丽莎白·坎切斯卡·米莱夫斯卡介绍,马其顿文化遗产丰富,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公约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罗马尼亚文化部国务秘书阿莱桑德鲁·瓦西列·奥普利安、保加利亚文化部副部长比妮·佩楚诺娃以及来自黑山、斯洛文尼亚文化部门的代表也分别阐述了本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增强各国间的人员和信息交流,增加学术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通过寻求私有企业、社会组织帮助和众筹等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创新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机制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很强的创造力,如何在16+1框架下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值得深入思考。塞尔维亚文化信息部部长伊万·塔索瓦茨、捷克文化部副部长佩特拉·斯莫利科娃以及波黑、克罗地亚等国的代表就重视扶植小微艺术企业、解决创业团队的问题、协助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匈牙利人力资源部文化国务秘书彼得·霍帕尔、立陶宛文化部部长沙鲁纳斯·比鲁季斯和波兰等国家文化部门的代表则分别提出了政府支持和激发年轻艺术家的创意、重视职业策展人作用、推出中国—中东欧艺术家资助计划等针对艺术人才的建议,获得与会代表的肯定。
与会各国一致通过的《中国—中东欧国家2016—2017年文化合作索非亚宣言》,则成为此次论坛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宣言将继续就各方关切开展和深化文化政策对话,推动各方就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高文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建设等问题定期分享经验并交换信息,关注年轻一代的兴趣、需求和期待,成立由各国文化主管部门专家组成的联络小组等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进程,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充实合作内容、提高合作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中东欧国家2016—2017年文化合作计划,与会代表表示,未来将积极落实在人员往来和经验交流,艺术培训,采风创作和艺术生产,成果展示,出版、电视和电影,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具体项目,不断提高文化交流的深度关联性。
论坛相关成果持续发酵
由雒树刚带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在保参加论坛和进行访问期间,还分别会见了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文化部代部长博伊尔·巴诺夫和议会文化媒体委员会主席卡拉斯托娅诺娃,以及阿尔巴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立陶宛、马其顿政府代表团成员。深入、务实的会谈沟通了情感,为未来双边文化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共和国互设文化中心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拉脱维亚共和国文化部2016—2020年文化交流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匈牙利人力资源部2016—2019年文化合作计划》的签署,则推动文化交流迈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人文领域合作得到多国文化部门的重视。在此基础上,雒树刚向参会代表们着重介绍了由57家中国剧院组成的中演院线,特别是中演院线倡议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旗下的中演院线,依托自身的内容、平台和渠道优势在今年发起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机制。雒树刚表示,这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最好的文化载体,将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表演艺术的交流与合作,造福各国人民。更令人欣慰的是,11月17日,中演院线首席战略官、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与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宫总经理卡尔·乔巴就布达佩斯艺术宫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等相关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事实上,今年6月中匈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此番布达佩斯艺术宫又成为第一个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的中东欧国家重要剧院,正是谅解备忘录签订以及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举办后,文化艺术领域积极落实的首批成果。
“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互尊重,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帮助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论坛及相关宣言可帮助我们建立长期的交流机制,从而推动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16+1模式下的文化对话有助于加深中国与中东欧的相互了解,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博伊尔·巴诺夫的这段话,为更多论坛成果的持续发酵、扩展提供了注解。
为深化16+1合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由中方倡议发起,每两年一次,是引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机制。2013年,首届论坛在北京举行。首届论坛以来,中国文化部积极行动,多项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成功实施,“与波罗的海三国互办艺术节”“组织国内演出机构赴中东欧国家选购节目”“在华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邀请中东欧国家艺术节总监访华”等项目均收到良好效果。
本届论坛由保加利亚文化部主办,系论坛首次落地中东欧国家。主办方对组织工作的不遗余力,以及中国的大力支持和中东欧诸国的积极参与,共同造就了论坛的圆满成功,也让与会嘉宾感受到保加利亚悠久的历史、东西方交融的灿烂文化与现代发展。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国家电台、国家通讯社、各主流网站以及中国和中东欧各国媒体对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中国代表的发言成为报道焦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透过媒体的传播,产生愈加广泛而深远影响。
此外,2016年在合作论坛机制下设立的3个专业性分论坛——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在波兰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非遗保护论坛”以及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贸易论坛”,作为本届论坛的延续和拓展,得到了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举行期间,代表们还多次提到将于今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华举行的第4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对此充满期待。中国—中东欧合作自2012年确立以来进展迅速,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成为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平台。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所说: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强大力量。中国与中东欧16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蓬勃发展,其中文化交流成果丰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中国—中东欧文化合作论坛在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必将为深化16+1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编辑:何建坪 网监:张琪 责编: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