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下乡当知青,42岁白手起家,他将一个校办工厂变成中国第一的饮料巨头。他就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一件普通黑色拉链夹克,一双有点发旧的黑布鞋。记者见到宗庆后时,这位年过七旬的企业家依然衣着朴素,仿佛你我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老人。谈起自己的创业心得,宗庆后徐徐道来,平静语调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创业29年来,顺应市场,不断创新,宗庆后一直在“变”。实业强国,勤奋经营,简单生活,宗庆后始终“不变”。
汇聚“万有引力”
“当你所有的思想聚集于一点,强大的力量由此而生。它汇聚人脉、金钱,汇聚一切。”
1978年,经历了15年农场生涯的宗庆后回到杭州,顶替母亲到校办工厂做供销员,贩过白蚕丝,也推销过电表和电风扇。
经历过市场的摸爬滚打,1987年,42岁的宗庆后迎来了一次机遇。他带着两名退休教师承包了校办企业经销部,每天骑着三轮车给附近的学校送校簿、卖冰棒和代销营养品。到经销部成立一周年时,销售总额已经达到436万元,上缴利润22.2万元,拥有工人130名。
在这个过程中,宗庆后发现儿童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情况很普遍,市场上却没有专为儿童生产的营养液。他决定放手一搏。
1988年,宗庆后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发出了第一款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全国,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走红,1990年的销售收入超过9800万元。
到1991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依然保持热销,扩大产能迫在眉睫,宗庆后为此心急如焚。在当时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宗庆后力排众议,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兼并了国有老厂杭州罐头厂,获得了超过6万平方米的厂房,也接收了6000多万元的债务和2200多名工人。兼并百天后,杭州罐头厂就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娃哈哈也从此驶上快车道。
宗庆后还记得,当初从农场回家时,有些人看不起他。“在农村待的时间长了,见识少了,感觉人都有点笨。现在他们知道,我能干了。”
岂止是能干,宗庆后已成为中国企业界响当当的名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一手打造出中国最大的饮料王国,产品涵盖含乳饮料、瓶装水、八宝粥罐头等10大类160多个品种。
对于当今年轻的创业者,宗庆后认为,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与短缺经济时代相比创业难度加大,但年轻人的视野也更开阔。他最想分享的创业心得,只有6个字:看准、勤奋、坚持。在最近出版的个人传记中,宗庆后将其总结为万有引力原理——“当你所有的思想聚集于一点,强大的力量由此而生。它汇聚人脉、金钱,汇聚一切。”
宗庆后说,做企业首先要看准市场,产品才有发展前途。而且,要足够勤奋和坚忍不拔,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不能一碰到困难就退步。”
记得当供销员时,有一次因为厂里提供的错误信息,宗庆后在广州推销电表不太顺利。晚上在大排档吃饭时,他听到邻桌有人提起海南岛正在大开发,需要各种资源,第二天便直奔海南而去。“没办法,总得想办法卖掉。因为没有做成事情,我也就没有跟家里联系。”一个月后,宗庆后才带着供销合同返回杭州。
不惧困难,迎头而上,于无出路中寻出路,宗庆后的做事风格,从这件事中可见一斑。“没有这种必胜的信心,是做不成事情的。”宗庆后说。
大道至简,说易行难。创业29年来,宗庆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有大半时间奔波在市场一线,古稀之年依然如此,被称作离市场最近的企业家。就连到国外出差,都要购买十几箱各种品牌的饮料回来研究。宗庆后认为,“不能等着市场给我们反馈信息,只有经常和社会接触,才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才能引领市场”。
踏踏实实做实业
“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下去,心态要好。不要看到人家暴利就跟风。”
因为吃过苦,所以更懂珍惜。在采访中,宗庆后不吝于自称“保守”——不倒卖地皮,不炒股,也不向银行贷款。娃哈哈不缺钱,对这些事,他既没精力,也没兴趣。依托独创的“联销体”的强大优势,娃哈哈拥有庞大的现金流,银行存款达到130多亿元。因为基础扎实,即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娃哈哈受到的影响也不大,用宗庆后的话说,无非是多挣一点少挣一点。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把主业做强做大,宗庆后的选择坚定而清醒。他认为,国家实力的强大、社会财富的增加,最终的来源只能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虽然实体经济赚钱来之不易,但比较稳定,不像虚拟经济来得快,可能去得也快。“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下去,心态要好。不要看到人家暴利就跟风,这个钱不是你能挣的。很多企业搞房地产、股票,没有这个经验和本事,反而把实体经济搞垮了。”宗庆后说,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形成规模经济之后,同样可以获取可观的利润,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娃哈哈的发展,就是明证。
“我的卖价不比别人高,但是成本低,利润高。”宗庆后说,“娃哈哈信誉好,卖出去的产品先收钱,没有坏账;买进来的东西按月结账,不欠人家钱”。而且娃哈哈的产业链很完整,从原材料到成品都是自动化,设备模具也是自己做。因为布局早,娃哈哈平均每500公里就有一个厂,物流成本只有4%左右。2015年,娃哈哈实现利税114.64亿元,上缴税金56亿元,各项经济指标继续领跑中国饮料行业。
20多年来,宗庆后一直坚持谨慎的滚动发展,这被称之为“小步快跑”的策略。近年来,娃哈哈开展了多元化的探索,从童装到商场都有所尝试,社会对其多有猜想,也有一些不太积极的评价。
对此,宗庆后的回答很坦然。“我认为,搞多元化的关键,一是看企业有没有这个需求,二是看有没有这个机会,三是看有没有这个能力。”他告诉记者,“娃哈哈这两年也尝试搞了一些产业,如果说作为小企业的话,应该说是成功的。比如说童装,一年赚个2000万元。但是对我们大企业来说,这个小钱挣起来太麻烦。后来我们就转型了,但是这些也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风险。不能一条路走到黑,看到问题要及时调整”。
宗庆后希望,除了为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娃哈哈、提供了那么多税收之外,能为这个时代提供的最大价值是更新观念。“有一个宗庆后在这儿,大家就会觉得在中国踏踏实实地做商业、做实业,一点一点地积累,还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创新发展谋未来
“饮料行业要恢复良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生产出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饮料行业遭遇发展瓶颈,增长乏力成为行业性问题。
“有人说饮料行业碰到了‘天花板’,我认为不是。”宗庆后分析说,2015年,我国饮料的总产量预计在1.7亿吨,相当于人均消费100多公斤,而发达国家是二百四五十公斤,我国还有一半的增长潜能。他坚信,食品饮料行业永远是朝阳企业,因为不论什么时候人要生存就要吃、喝。
宗庆后认为,饮料行业要走出低谷,恢复良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生产出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他说,娃哈哈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断创新——创业初期实力弱,就跟在别人后面跟进创新;有一点实力了就搞引进创新;成为龙头企业以后就必须自主创新,要成为引领行业、引领消费的标杆。而且,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已经取得了优势,这些年来也引导了消费潮流,将原来世界上仅有可乐、柑橘、柠檬3种口味的汽水发展成了各种各样的饮料。
“以前生活水平低,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诉求不太高,只要能解渴、口感好,饮料就不愁卖。”宗庆后说,现在饮料的消费群体主要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消费心理是喜欢就好,而且选择也更多。此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安全和健康。
宗庆后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内外还有大量具有健康功效的新资源食品可供研究开发。近年来,娃哈哈投入了大量精力走创新发展道路,成立了生物工程研究所,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和开发益生菌菌种,并组织科研人员对中医食疗进行研究,准备开发保健食品。
网络谣言的侵害,也是造成饮料行业不振的原因之一。宗庆后认为,舆论过度渲染食品不安全,造成消费者认为饮料都是不健康的。“名气越大越容易成为网络谣言攻击的对象,我们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宗庆后自嘲。他认为,事实上越是大企业,往往越是小心翼翼。“现在中国饮料行业的大企业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设备都是自动化的,车间像宾馆一样。”
2015年11月,宗庆后带着娃哈哈研发的智能机器人亮相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式宣告娃哈哈进军高端装备制造业。“娃哈哈很早就实现了自动化,也一直在向智能化发展。”宗庆后介绍说,2013年,娃哈哈成为工信部与浙江省政府两化融合试点单位,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现在,娃哈哈从生产计划、物资供应、销售发货,包括对经销商、批发商的管理、设备远程监控、财务结算、车间管理、科研开发等,全部通过信息化系统来进行运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50万元。
宗庆后告诉记者,娃哈哈自有的两个机械厂过去是为自己生产配件、模具,为公司节省了很多成本,设备也是世界一流的,但细节和精度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今年3月,他将飞往以色列,去收购一家相关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
苦行僧般修身心
“我们艰苦生活惯了,没有什么奢侈生活的需求。”
鲜衣怒马,一掷千金,是许多人心目中对富豪生活的想象。然而,虽然身家丰厚,宗庆后的个人消费却不高,也没有什么“贵族爱好”。记者向他求证:“据说您的个人消费一年不超过5万元?”宗庆后笑道:“现在可能更少了,最近我把烟给戒了。”
宗庆后给出的理由平实而有说服力—“我们艰苦生活惯了,没有什么奢侈生活的需求。暴发户才会奢侈浪费,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了。我们都是一分一厘辛苦积累起来的。”
这位苦行僧般的企业家,对待员工却很慷慨。娃哈哈的企业文化是“家文化”,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宗庆后就是大家长。
他认为,只有把职工的后顾之忧解决好,他们才能一心一意去发展企业,报效国家。创业之初,为了留住借调来的一位技术专家,宗庆后把自己刚刚分到的一套房子,转手就送给专家。如今,娃哈哈每年都给员工涨工资,其中80%涨一档工资,20%涨两档工资,表现好的员工还可以提出资质认证,跨级晋升。娃哈哈很早就实行全员持股,每一元钱大概可以分红八角钱。正因为如此,娃哈哈集团没有上市的计划。
宗庆后已经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说,“我们这代企业家,已经过了为自己生存而拼命的阶段,而到了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阶段”。宗庆后认为,企业最大的慈善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建厂,培养造血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29岁的娃哈哈不算年轻,但离百年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目前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我对现在的状态也不是太满意。”宗庆后清醒地认识到,时间长了,企业规模大了,一些大企业的毛病也出来了,需要不断修正。而且现在年轻人多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老一代强,很多不愿意在基层工作,都想坐办公室干管理甚至一夜暴富。“我们也在企业内部讨论改革和创新驱动。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关键是管理要形成制度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宗庆后闲暇时喜欢看书,而且各种各样的书都看。“所以我跟人家谈天有很多话可以谈,书看得多,知道的事情多。”2015年底,宗庆后的个人传记上市热销,这也是首本由娃哈哈集团授权的个人传记。
对此,宗庆后很淡然:“我是一直不愿意的,拖了4年才同意。我想还不到做自传的时候,还没有盖棺定论。等到不干了,退出江湖了,再写还差不多。”
71岁的宗庆后,创新创业的故事还在继续。(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