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文化头条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视窗网 > 文化头条 >

深圳市民盟盟员提出:将深圳南山区建设成为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浏览量:11.46万次 发布时间:2018-09-14 15:29 来源: 作者:
近日,深圳市民盟南山区第十二支部副主委,深圳元德泽益智能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清云提出建议,在深圳南山区成立以生物智能科学主导的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聚集、整合全球人工智能、信息、生物、医学、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顶端资源和人才,使南山区成为全球生物智能科技的产业中心和创新驱动引擎。该建议指出,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深圳正朝着世界创新之都的方向大步前进。
2018年2月24日,国务院发文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第一个以城市为基本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该批复对深圳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机遇。
2018年5月2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深圳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科技、产业、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着力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全链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活力之都。
南山区是全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是深圳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创业氛围最浓郁的城区。据统计,2014年发布的我国首个《中国区域孵化能力评价报告》中,南山区以94.72分的综合得分被评为中国孵化能力最强的创新区域。2015年南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0件,居全国区(县)首位。2017年,以创新型知识为驱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南山发展的主动力,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64%。到2020年,南山区有望建设成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成为世界级创新中心,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圣地。
南山区是全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是深圳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创业氛围最浓郁的城区
奇点临近,人工智能AI到生物智能HI
据《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指出,目前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方面完全超过人类。例如,在围棋上,谷歌的AlphaGO实现60连胜;艺术上,人工智能可以绘画制作;制造业上,工业机器人使生产效率提升3倍。在语音、图像识别等方面,在特定领域、特定类别下,计算机的水平已经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感知计算的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识别率超过96%以上。
按照现有的人工智能水平、自我学习能力和进化速度,可以推测出,在不久的将来,融合人机智能和机机智能、人机智能的融合性全球超脑的智能将比人类更聪明。当自主进化编程(暨自我繁衍)的人工智能自主开发更优秀、更智能的系统,而这些反过来又可以用来创建更聪明的系统,从而导致将出现一个“智力爆炸”或“奇点”,届时全球超脑的智力将会远远超过人类。
瑞·库茨维尔在《奇点临近—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一书中预言,2045年计算机智能将超越人类,人类文明将进入奇点,产生意想不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面对超级人工智能秒杀人类智能,甚至可能灭世的恐惧,人类需要用高科技武装自己,改造自身,强化自我,重新发现并拓展人体科学的潜能,重新挖掘生命内在的无限可能,重现“人神合一”的黄金时代,重新认识生命的内在价值,最终揭示宇宙生命出现并存在的终极目的。
通过人工智能AI,发展生物智能HI,可以拓展和增强人脑智能,强化人类的身体,延长人类的寿命,实现意识和记忆的上传、保存和优化,诞生超级人类。
例如通过仿生机器人、外骨骼机具、神经义肢、生物工程、医学3D打印、组织工程、神经重组、记忆修复与移植、可植入生物芯片等,实现人体的再造、重塑、强化,实现人工体能、人工身体、人工组织、人工器官等发展。
医学3D打印
通过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合成药学、生物计算机、量子生物脑、大脑芯片、脑机接口、脑科学认知机理、意识上传、经络能量微滴注技术、生物形态场发生器、人体宇宙学、基因工程、干细胞再生医学、组织修复等各学科融合,研发超级生物智能创新科技,实现人类自主进化、自主修炼、自主改造、自主设计、自主重构、自主可控的新生命创世纪计划。
通过人工智能、生物智能、人工生命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认知自我,了解生命的奥秘,挖掘生命的潜能,发现人类的使命和价值,从而更好的建设地球文明和人类社会,促进整个星球和谐共生。
深圳市具备生物智能领域的优良基础和创新载体
深圳是国家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国家基因库(一期、二期)都落户在深圳。深圳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显著的比较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在生物领域拥有300家各级各类创新载体,其中国家级21家。主要产业园区包括国际生物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
深圳还积极和国际先进科技合作,引进了一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如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等。
因此,在深圳市成立“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可以更好地统筹资源、政策扶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创新协同区域效应,形成集成创新聚合效应,形成全球生物智能品牌效应,而且能吸引全球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机构,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世界最前沿的潮流。
成立“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建议指出,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将汇聚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交叉科技为基础进行系统集成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研发与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在生物智能的基础研究和科技领域做出重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占据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具体来说,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将围绕生物智能、人工生命、未来科技,成立或合作若干研究中心,立项若干重大研究专项或产业工程,成立若干生物智能共性公共平台,举办若干项国际生物智能大赛(或论坛),打造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拟成立的研究中心包括:国际诺贝尔奖实验室集群、国家生物智能重点实验室、国际类脑研究中心、国际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国际生物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国际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国际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国际人工生命研究中心、国际人体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意识研究中心、国际经络研究中心、国际药物制备研究中心、国际生物纳米材料研究中心。
拟成立的共性服务平台包括:国际生物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国际生物智能公共实验室、国家人体网络工程、国家大脑仿真工程、国际生物医学基础大数据中心、国际基因图谱大数据中心、国际仿真大脑大数据中心、国际人体网络大数据中心、国际药物研制大数据中心、人造生命设计合成测试实验室、国际生物智能机器人检测中心。
拟举办的国际大赛(或论坛)有:全球生物智能大赛、全球人造生命大赛、全球类人机器人大赛、全球基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全球类脑智能算法大赛、全球大脑与意识科学论坛、全球再生医学论坛、全球基因组学论坛、全球合成生物学论坛。
拟成立的合作中心有:国际诺贝尔合作中心、国际生物智能合作中心、国际大学合作中心。
拟提供的产业配套服务包括:国际生物智能产业园区、国际生物智能创投孵化器、国际生物智能创投基金、生物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生物智能人才引智基金、国际生物智能创新奖项与奖金。
成立“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
该建议提出,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有四大任务:
一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完善产业配套生态圈。在深圳市和南山区现有生物科技、医药技术、健康产业、生物智能和人工智能等企业、科研、产业的基础上,以全球生物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为纽带,凝聚、整合和完善生物智能产学研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以生物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和服务创新。
二是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多层次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加快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产业新跨越。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立生物智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组建生物智能知识产权联盟,提供生物智能共性技术的IP和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储备,鼓励本中心、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生物智能领域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认证工作,提升我国在标准国际化进程中的地位。
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成立生物智能金融和资本服务中心。加快推动资本链、金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围绕创新链完善资本链,实现资本链对创新链的支撑,推动创新要素融合发展。通过金融和资本,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加强上下游技术的关联与融合,实现技术的群体突破,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