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中医学堂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走近国医大师张学文:中医,不是慢郎中

浏览量:11.23万次 发布时间:2017-11-28 14:0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炳
他生于陕南岐黄世家,只要一把脉,病人的病情、病因和性格,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悬壶济世七十载,他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有“中医急症高手”之称。他和蔼、热情、认真,对待病人好像老朋友见面。按照约定时间,记者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中医科,等候了半小时,张学文还没有来。不多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两名护士搀着83岁的张学文,缓步走进诊室。“血糖都20多了,还非要出诊看病。”护士小声说。虽然嘴上嘀咕,护士还是心疼他,在桌上放了一小块面包,“老先生刚打完胰岛素,需要稳定血糖。”张学文马不停蹄,面对等候的患者,他点头致歉,赶忙穿上白大褂,一一叫号。整晌过去,桌角的面包,没顾得上看一眼。
扬名凭医术 面对危重症应有担当
生于陕南岐黄世家的张学文,人称“神脉”。只要一把脉,病人的病情、病因和性格,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这“神奇”背后,是七十载杏林耕耘的岁月积淀。“7岁那年,镇上暴发霍乱。我家门外,有位病人呕吐不止。父亲拿出针,轻扎了患者委中穴。”年幼的张学文躲在一旁,却仍记得父亲所言,“针扎出血,便还有救;若不出血,无力回天。”不一会儿,血缓缓流了出来。父亲大喜,配以贯仲、藿香等中药,病人不久即愈。7岁的张学文,平生第一次领略到中医的魅力。几年后,张学文被父亲选中,承袭祖业。白天,他背上中药褡裢,随父出诊,辨识药材;夜间点灯如豆,扎进家藏医书里,“鸡鸣而起,星高而息”。《千金方》《脾胃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众多典籍,他张口即诵、烂熟于心,为从医之路打牢坚实根基。“中医,不是慢郎中。”曾亲见霍乱的张学文,对此很有信心,“除了治疗慢性病、养生调理,其实很多急症、重症,中医都能治。”
1977年,关中西部一带,暴发出血热疫情。在陕西中医学院工作的张学文,带领30多人的医疗队,走进核心疫区。有天傍晚,当地县医院门前,竟摆放一口棺材。原来,一名村妇误食农药,抢救一天不见好转,医院吩咐家人准备后事。“绿豆本解毒,带壳不见功。”张学文让人找来绿豆,去壳后配以其他药材熬制成汤,为病人洗胃、鼻饲、灌肠。第二天,一脚踏进鬼门关的村妇,竟奇迹般好转,10天后痊愈出院。从此,张学文有了“中医急症高手”之称。悬壶济世七十载,他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据统计,张学文从死神手上抢回的生命数以百计,治愈的疑难病症成千上万。其中,有案可稽、值得整理的病种,多达十二大类、上百种。“很多急重症患者,都是被西医‘判了死刑’,才找中医碰碰运气。”张学文说,“当前中医治急症比较薄弱,古籍上其实有很多急救方法。面对危症、重症,中医应有担当精神。”师古,但不泥古。张学文尝试突破传统给药方式,改制成肌肉注射剂、片剂、口服液等剂型。他研制的中药静脉滴注剂“通脉舒络液”,治疗中风急症等患者逾万人,总有效率、治愈率都很高。2009年首届“国医大师”评选中,时年74岁的张学文,成为其中最年轻、也是西北地区首位“国医大师”。
助困显医德  终生铭记行医之本
虽然血糖不稳、身体不适,端坐诊室里的张学文,思维敏捷而清晰。“一天不看病,心里就感觉缺点啥。见了病人,就忘了年龄了。”他说。排的号全看完,张学文刚要起身,在外等候的刘阿姨,从门缝探进脑袋。“张大夫,我们刚从甘肃庆阳赶来,医院下班了吗?”“没事儿,进来!我看你腿脚不灵便,走慢点。”不多时,刘阿姨从诊室出来,陪同的闺女啧啧感叹:“大教授没一点架子,看病时拉家常,老太太特别高兴,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和蔼、热情,是张学文几十年来的习惯。“医生要是认真、态度好,即使医术差点,也能得到病人谅解。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肯定不行。”在他看来,“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如今,83岁的张学文,仍坚持每周4次半天门诊。一半病患都来自农村。虽是“国医大师”,张学文的挂号费一直定为10元。“许多农村人还是看不起病,实在扛不住了,才上医院来。往往一来,就是重病大病。”张学文给患者看病,喜欢开丹参、豨莶草等价廉效佳的药品,经济又实惠。
正因此,人们送给他“张丹参”的雅称。此前,张学文在乾县开门办学,百姓排队看病,他开方必有丹参,竟造成全县丹参一时紧缺。“丹参药源广、疗效好、造价低。能用便宜药,绝不用贵的。”张学文说,“虽说是一味丹参,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用量都会讲究。”救苦助困,已成习惯。前不久,礼泉县一位老人来看病,见到张学文,一时百感交集。老人从怀里掏出一张药方,已经珍藏了20年,纸张早已泛黄。20年前,老人饱受心脏病折磨,张学文治好了他的病,还解囊相助,让他一直心怀感激。“一个人做生意,挣不来钱是没本事。当了医生,整天想着挣钱,就缺德了。”70年前刚入行时,有句话张学文一直铭刻于心,“医德,乃行医之本。”
发展重传承 “大锅饭+小锅炒”
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张学文祖上“致和堂”的牌匾,至今仍保存在汉中老家的宅子里。“中医发展,重在传承。”如今的张学文有两个爱好,“一个是看病,另一个是带学生。”学生究竟如何培养?在张学文看来,答案就是“大锅饭+小锅炒”。各类中医药院校教育,称为“大锅饭”;师承等其他形式教育,称为“小锅炒”。“大锅饭”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方向,但临床名医资源匮乏;“小锅炒”曾发挥重要作用,但培养人数偏少,难以满足需求。二者取长补短,方为正道。陕西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中医科医生董斌,如今跟随张学文,已学艺六载。诊室里,张学文边诊脉,边嘱咐徒弟:“从脉搏跳动的快慢、强弱以及有无间歇,可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接诊中遇到特殊病例,老师就临床施教。这比课堂上的纯理论,更具穿透力。”参师襄诊之余,董斌对老师平日的严格要求,熟稔于心,“熟读经典、勤做临床、吸纳其他学科优势。”
除了在医院坐诊、带博士生外,年过八旬的张学文还四处奔走讲学带徒。数十年来,张学文手把手培养的弟子,已超过百名。如今,很多学生已成为享誉全国、闻名海外的高级中医药专家。“对现代医学,他们懂得多,我要向他们学习。教学相长,都有裨益。”谈及徒弟,张学文一脸骄傲。几十年来,他先后荣获“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三年前,张学文80大寿。6名弟子从美国加州赶到咸阳,齐聚恩师家中。当年拜师学艺后,这些“中医文化火种”散播大洋彼岸,在海外华埠生根发芽。“那天我带着他们,拜访了铜川药王山。那里曾是孙思邈的隐居之处。”张学文说,“大医精诚,须精勤不倦、发恻隐之心。五湖四海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中医文化的初心。”
编辑:何建坪
责编: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