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品牌故事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诗童对话陈少峰:我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浏览量:12.21万次 发布时间:2017-12-01 14:01 来源:中国文化视窗 作者:
企业家最主要的才能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2016年初陈少峰做客中国文化视窗,畅谈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2016,对话陈少峰》上,本期节目从陈少峰在多个领域的跨界谈起,听他讲述进入文化产业研究的道路;他怎样看待文化产业的发展前途;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值得坚持?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导;一个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哲学、社会正义与伦理学的哲学系教授。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陈少峰教授多次参与国家部委和省市有关文化产业政策、体育产业、动漫、电影、文化出口、青少年文化建设等领域的课题研究或者发展规划的制定,为许多城市主持文化产业集聚园策划和大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并且主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坛研讨和高级文化经营人才项目。
主持人:欢迎陈院长做客中国文化视窗。您为人熟知是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专家,作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副院长,您涉猎的领域又涵盖了包括金融、影视、动漫很多歌领域,您自身又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您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这种跨界?
陈少峰:我现在是把自己看成是研究两个比较纠结的方向的,一个是研究伦理学,告诉大家不要太注重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研究文化产业,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经济利益,因为我研究商业模式,所以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就是研究义和利,一边研究义一边研究利,所有有时候就说自己是否过于纠结了。问题有时候会发生冲突,目前国家也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实我们还是涉及到一个内容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还会觉得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多人,过于注重物质利益,在精神的追求上比较薄弱,甚至有所不足,我们就研究这些问题,所以我们来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一直要不断的探寻,不断的创新,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面对比较纠结的问题,不断思考,争取能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平衡,冲突的角度来建立一个视角和观点。
主持人:比如说一个人的产业遇到了发展的问题,如果他在这个时候问您,说陈院长我该怎么办。您会首先从伦理从价值观的角度解决他思想思路的问题,还是这个时候您会建议他补充资金的缺口,首先求发展?
陈少峰:记得以前有一种说法我觉得很有道理,“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要先治本然后治标,从逻辑和道理上来讲,肯定是这样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你比方说一个人牙痛,从你总不能说先把你的免疫力提高了,你肯定要马上要治牙,所以我说要说这个问题恐怕要两者兼顾吧。一个人不能太注重经济利益,但是如果他一点都不注重经济利益的话,他可能会被某些问题所困扰。所以我想一个人应该是平衡点儿比较好。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估计会遇到经济问题的困扰。那么过于重视物质利益的人,赚钱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金钱给你带来的满足其实是很有限的,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比方说荣誉啊评价啊,一个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平衡,追求一种社会荣誉和内心的丰富性,当然也追求在生活的方面更宽裕,事业上有金钱上的支持,这样更加完满一些。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是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做了北大哲学系的教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转行转到文化产业上的?
陈少峰:我之前是北大中国哲学史的博士生,中间在日本做了交换留学生,相当于联合培养的博士。去了日本之后受日本文化、社会结构影响很大。我发现日本文化对企业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很重商,很重视企业。我就发现日本的社会发展和他的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日本有很多企业,主要选择去大公司 企业工作,很少到政府或者学校,所以日本人自己说一流的人才都进到了企业里面,这个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商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所用。我也有了了解经济的兴趣,但是没有实质上开始研究,但是到了96年的时候,我在想我一直研究哲学史、伦理学的历史,是不是窄了一些,古人说要学以致用,自己又发现纯理论的东西不太好用,所以我从96年开始,我就研究企业、研究企业家精神、研究管理哲学,反正也没有人研究嘛。大家都是研究NBA那种管理,研究工具,但是管理哲学,比方说有什么样的战略性思维啊,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什么是的企业家精神啊?我叫它企业家的管理哲学,我就开始研究这一类的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转折。到2000年,有了一个契机,然后我就开始研究文化产业,从这个过程来讲,我可能喜欢那种更加理论化的、实际的、有创新的东西。因为研究古人的东西不能胡乱说,必须遵循古人的思维,我研究文化产业,我做的都是未来的事情。现在做不好,那未来能不能做得更好。我发现研究这种东西更符合我的特点,更符合我的性格,我更喜欢有创造性的工作。我是把伦理学和文化、文化产业,最后都糅合在一起了。
诗童对话陈少峰:我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
主持人:您觉得日本的企业文化给日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您看到了重商的日本回来就开始对商业模式感兴趣?
陈少峰:我后来又去几次日本,其实日本的这种创业精神在中国古代也有。中国古代在这些方面做的也非常不错,像晋商,清末的时候向西方学习,要开始发展民族工业,那个时候已经有一种重视商业的精神。经济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有一件事对我产生巨大的震撼,最好的东西在国内没有销售,但是在日本却在销售,就是说我们的(生产、技术)能力是有的,但是当年我们缺钱,比较落后。所以我到日本去了以后,看到他们发展得多好啊。日本在1960年代的时候就有新干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铁。你看我们当年跟日本同样的,日本在战败时候,整个社会一塌糊涂,但是它那么快就重新追赶上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所以我在想它这个发展的动力给日本这个国家带来多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完以后,发现一个国家还是要重视企业和企业家精神,当然不是指普通的这种商业,有一个更核心的东西,就是企业家的企业。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企业,说到企业家精神,您自己做过企业吗?
陈少峰:我没有啊,可是我一直在研究谁做企业,怎么做,我读过很多企业家的传记,有名的企业家的传记我都读过,读企业发展的历史,读企业家传记,研究不同的企业家。我发现他们思维方式都有很相似的地方,所以我把他们总结为企业家的管理哲学,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什么区别,其实企业家更重视用人,经理人更重视做事,所以说企业家最主要的才能是找到一批人,帮他干活,帮他赚钱,企业家自己不需要赚很多钱,他的钱都是他的手下帮他赚的,但是企业家要去找人要不断的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主持人:这一点就是说他要找到人才,这个人才是不是像工具一样,要能够最好的实现他的想法?
陈少峰:我们现在叫执行者,比如说他(企业家)有想法,自己执行力不够,我们举个例子,世界上大的企业,一开始都是家族企业,但是最后都会把它交给职业经理人,因为企业家比较善于发现人,但是不善于带领带领那么多人,做那么大的企业。他善于管人,他会去发现人。历史上有这么个例子,说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士兵都给我,越多越好。刘邦很生气,说,这么说你的才能比我还强?韩信说,不是啊,我善于带兵,而你善于带将。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有一个契机让您一下子转到文化产业,是什么样的契机?
陈少峰:这个契机是现在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当时叫文化产业研究所,也是我们所长。他说他认为文化产业将来很有前途,我说那我和你一起弄吧。其实我原来是研究所有的企业的,不是只研究文化产业的。我研究所有的行业的企业家精神,也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讲师,研究跟企业有关的问题已经比较多。但是文化产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研究过后发现,文化产业特别适合企业家精神。
持人:为什么?
陈少峰:举个例子吧,中国过去有很多房地产公司,他们做了很多项目,最后赚了很多钱,但是你会发现,BAT这三家,百度、阿里和腾讯,他们做了16年之后,他们三家公司加在一起的市场价值超过了中国最大的100家房地产公司的总市值。为什么BAT这三家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超出10家房地产公司的市值呢?因为这些公司前几年一直在积累在创新,前面不赚钱,等到第八年才开始腾飞,赚很多钱,而文化产业跟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像。你要有企业家精神去追求未来,而不是像普通商人一样重视当下。普通商人比较注重眼前,甚至有点急功近利,就像有些房地产公司为了快速将房子卖出去,炒作楼盘。他缺乏一种事业心,一种社会的荣誉感,或者说缺乏一种持续的、发展的、积累的精神。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他们通过积累、通过创新、通过用人把企业做大。文化产业也一样。文化产业要做好也是第八年开始赚钱,前期要找一些人来做事,后三年开始磨合,要做市场,七八年以后再开始赚钱。所以说文化产业特别适合企业家,企业家特别适合来做文化产业。
主持人:那是不是等一开始赚钱就赚的特别多?
陈少峰:就是说做房地产可能一开始赚钱比较多,做文化产业可能一开始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这就是区别。所以做文化产业你要你要有耐心,要有战略思维,就是要考虑到一年一年以后怎么办?不是说你有耐心就能赚钱,你还要有前瞻性还要有战略性思维,要有一套东西让你为将来谋篇布局。所以世界上好的公司,好的投资公司跟企业家一样,都是投什么?投企业的股权,不投你这个项目,不投你两年就能做成的一件事,他投你的企业。因为企业会越来越值钱,所以好的投资人他投股权,特别是投资很重视企业发展的企业家的企业,所以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基本共识,就是我们要做那种既有积累性增值性的企业,要有未来!
编辑:建坪 责编: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