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梅柳开春景,花灯龙鼓闹元宵。”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赏灯、猜谜、吃元宵。晚上10时许,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下,一辆辆形态迥然、色彩各异的花车陆续驶上街头。众人欢呼簇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带着对新年的期许和盼望,热情洋溢的人们跟随精美的花车巡游在街道上,对对联、比书画、赛山歌、演琼剧、放天灯、游花灯,各种节目应有尽有。镇上的文人墨客、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展艺,此时的黄流,笼罩在欢快的节日氛围中。
流传百年的多丁多福灯
由于没有史料记载,黄流花灯究竟是从哪个年代开始形成的,当地民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始于两汉,有人认为始于唐宋,但最为当地人认可的答案是始于清朝咸丰年间。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后来黄流花灯也取求子添丁,“丁财两旺”,避邪平安之意。“解放前,谁家生了男孩,就制做一盏灯笼在各坊花灯带领下沿村游行。”年近古稀的老花灯艺人陈兆宣说,人们为庆贺家中添丁而扎起小灯笼作为家中添丁的吉祥物,“早年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中一般都有好些个叔伯及兄弟,如是某一户人家新年里挂出6个、8个甚至10来个小灯笼,也是不足为怪的。”
花灯的制作并没有固定主题,在节庆氛围下,花灯的色彩、风格、大小等都没有限制。早期的黄流花灯,一般以油灯饰和灯笼为主。油灯饰就是将玻璃瓶割去上头一半,制作成能挡风的“风灯”,然后倒入一些海棠油或花生油点燃透亮。而牛车灯却是先将若干盏玻璃“风灯”予以设计造型,并固定在木板上,再配饰以各种颜色的纸花,用牛车拉载进行灯游。牛车灯也是元宵游灯的压轴灯,车灯的造型设计必然由当地最负盛名的匠人们精心设计制作,有时一辆大灯的制作周期就有半月之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花灯的制作水平日渐提高,并且逐渐形成相互比技艺之风。“后来,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单门独户悬挂灯笼,于是出现了先以家族、后以村坊为单位的元宵灯笼、灯车环村游。”陈兆宣说,游灯从元宵佳节开始,连续两个晚上在各村巡游,一直从当天晚上持续到次日清晨,灯游结束后把灯笼挂在家中,直至破旧为止。灯游时,长号鸣鸣,锣鼓铮咚,观者涌满街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在黄流花灯史上,鼎鼎有名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一盏“龙灯”。这盏“龙灯”长达30余米,是用竹子、红丝布和100盏风灯扎成的。“一盏盏发亮的风灯固定在龙鳞上,龙全身披着的红丝布,威风凛凛,熠熠闪烁。”陈兆宣说,“龙灯”由黄流镇黄西村老艺人陈月花等陈氏几兄弟联合制作,是陈氏兄弟为庆祝抗战胜利,“展示我们是龙的传人”特别制作的,在当年的灯游时让所有观众倾倒。
花灯扬起黄流文化旗帜
历史上,黄流花灯解放后因“破四旧”而中止了近30年。直到1980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重新组织了一批熟谙花灯制作的老灯人,对传统的花灯设计及制作进行大胆革新,黄流花灯元宵游这一民俗活动才得以全面复苏。元宵灯游时,人们用轿子抬着木质关公雕像,牛车灯和手持灯笼的队伍风风火火,灯车所到之处,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孩童时热闹的元宵游灯场景,直到今天还留在陈兆宣的记忆中:空中,异彩纷呈的烟花绚丽绽放;地面,璀璨的灯光鱼转龙舞,人们簇拥着花车,尽情地走,尽情的笑,看车,流光溢彩;看人,笑容荡漾。
当时在黄流地区广泛流传一个说法:“今岁村里(生)男多少,元宵春游灯笼知”,形象地反映了“黄流花灯”盛况。灯车与灯游,也成为黄流花灯区别于其它地方元宵灯的两大特色,并逐渐发展成为元宵灯节中极富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民俗风情。
进入新时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流“游灯”活动大为改观。一批有文化、有知识、观念新的“新灯谜”“新艺人”应运而生。黄流花灯的题材也自然而然融入了展示辉煌成就、歌颂伟大祖国、向往美好生活等主题。电灯代替了油灯,汽车取代了牛车,灯泡、灯管等电子设备的引入,静态画面变成了动态图案。技术进步了,灯匠们的奇思妙想也得以更好发挥。
“以前的灯车制作仅靠纸工、木工,造型单调,功能单一。”陈兆宣说,旧时的手持花灯需要人工转动灯芯才能展示花灯内的灵动。而现在,花灯的制作从材料、技术到工艺,都有了质的飞跃。纸工、木工、电工、装饰、喷绘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集声、光、电,形、神、色于一体的花灯,成为了一件件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品。
新时期的黄流花灯突出作品有《乐土生辉》《去台同胞喜归怀》《腾飞》《归港》《蓝循之光》《天上星星挂人间》等。黄流文化工作站站长陈山透露,198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亲临黄流拍摄“游灯”活动;1992年,海南电视台曾播放黄流闹元宵实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流花灯造型逼真,且注入时代内容,灯影曼妙,雅俗共赏。1995年,黄流地区以其文化涵养源远流长,民间艺术活跃,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古老花灯遇上传承难题
黄流花灯享誉琼州的背后,却是这项传统手工艺的日渐式微。“我认识的花灯老匠人都已年近古稀。”陈兆宣说,自己少时便与父亲学习花灯制作手艺,从海棠油到蜡烛,从单一的白纸原材料到塑料泡沫等名目繁多的制作材料,乃至到今天使用的各式电灯泡,都能被制作成精美的花灯。“但现在大家爱看花灯,闹花灯,却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制花灯。”
黄流文化艺术促进会相关负责人陈鸿汉透露,黄流古往今来素有灯展活动,多是每两年举办一次,都是于元宵节农历十五、十六夜。“这项活动花费甚大,各坊每次至少要花一万多至二万多元,而资金来源主要是群众捐助。”“没有形成产业是花灯日渐式微很重要的原因。”陈鸿汉表示,元宵盛会工匠做灯不拿一分钱,即便如此,资金仍然捉襟见肘。近年来,黄流镇政府为制作花灯提供资金支持,但也是杯水车薪,“平摊到各村的花灯方阵约在2000元左右,而制作一个大灯车至少需要1万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人们民俗观念的逐渐淡化以及现代材质花灯的层出不穷,加之传统花灯制作工艺十分繁复,导致地区技术水平不均衡,很难招收到学徒。由于传统习俗中花灯制作的季节性,且利润薄,在黄流地区市面上并无专司花灯制作的店铺。为了让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不断根,1998年,黄流镇一帮老文化工作者自发成立了文化艺术促进会,宗旨便是传承和发扬黄流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发展至今已发展起琼剧、民歌、书法、舞蹈、花灯等20余个专业协会。“会员多半是年轻人,且对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热情,他们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陈鸿汉表示,当前,花灯制作技艺仍然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当务之急仍是通过市场引导,让它重焕生机,得以传承。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