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文史长廊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汶川:大禹故里

浏览量:18.27万次 发布时间:2018-11-27 16:03 来源: 作者: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朝代——夏王朝的开创者,“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且闻名中外。
史载大禹的故乡,就在汶川刳儿坪。《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也说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艺文类聚》卷11与《太平御览》卷 82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水经注》广柔县说:“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据清嘉庆《汶志纪略》记载,广柔废县在咐县城(威州)西南72里的大邑坪,自汉至晋皆然,清初尚存遗址。历史上的汶山石纽究竟在何处,今学术界尚有歧义。但众多文献记载都说大禹出生于石纽刳儿坪。绵池镇自汉至清都是古汶川县城之旧址,今镇南5公里处高店村新店组与羊店村相交的高山,就是石纽山。山岸壁立,镌刻之“石纽山”三个大字至今犹存。此地自古为灌松交通要道关口,因午后风沙特别大,俗称“飞沙关”。
又相传附近为唐代杨贵妃出生地。杨幼时洗澡于岭下岷江边,有羌男偷看,杨羞扬沙投撒,故名“飞沙关”。尚关梁而上,海拔1600米的半山腰之平坦地就是刳儿坪。正因为如此,绵池镇保存了与“禹迹”有关的文化遗迹。如:
●刳儿坪:历代汉文古籍都说“禹生石纽,其地名刳儿坪”。作为大禹故里,曾建有供人凭吊的禹庙、洗儿池、禹穴、圣母祠、圣母塔、禹迹石纹等以及许多石刻。至今虽庙宇已无存,但经风雨剥蚀而存的石刻仍可说明当年的辉煌。
●涂禹山:自绵池镇岷江而上4公里,即到玉龙乡,其对岸山上为涂禹山,恰与刳儿坪隔江遥遥相对,海拔1938米。相传大禹所娶涂山氏即住此。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39),瓦寺索氏第一代土司即藏族酋长雍中洛罗思平叛后曾驻节并建土司官署于涂禹山,由那时至民国末年传25代,是我国最后消亡的土司之一。
● 禹王宫:在绵池镇原古城外,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与真武宫并排相连。占地亩余,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为穿斗木结构单体歇山式顶,通高9.02米,走廊长13.66米。殿内有神龛,高1.4米,供禹王像,现己无存。正殿对面为戏台、戏楼。宫内有众多雕刻艺术品,宫门一侧有民国29年(1940年)于佑任先生所题“明德远矣”字碑。现残存禹王宫正殿和对面的戏台楼阁,戏台楼阁上的木刻浮雕及旧官宦,仕女水边游乐图壁画尚存。
● 禹王庙:位于石纽山半山腰—上,现仅存少量断垣残壁。现占地数亩,木石结构,香火兴盛,庙前殿供大禹像,禹站立木轮车上,玉圭玄衮,神彩飘逸,形象威武。
● 禹穴:禹王庙左上50余米处,穴深大余,宽5尺,可纳八九人栖身。岩石上刻有“禹穴”二字,字大数尺,迄今依然可见。
●洗儿池:禹穴左侧300米瀑布下,见方丈余,池水清澈透明,池底斑斑红色石块,相传为禹母生禹,到此处洗涤,血水染红了池水浸红岩石所致。
●血红草:在禹穴与洗儿池间小道上,有一簇四季旺盛血红色茅草。相传禹母生禹后去洗儿池时曾在此坐下休息,滴血染红茅草,故从此草从血红如初。
●圣母祠:原位于石纽山上千坦之处,又名圣启祠,年久失修。后当地乡绅重建于山麓,占地亩余,为穿斗式木石结构建筑,青瓦飞檐。祠殿中塑圣母像,圣母端坐于台上,头缠纱帕,身着羌服,肩饰“缸钵花披”,脚穿“云云鞋”,栩栩如生。
●禹迹石纹:在石纽山刳儿坪周围,有石纹30余处,大都凹凸分明,纹线清晰,图纹或似飞禽走兽、或象江河溪流、或类龟纹、或图点绳节、或汉字笔划,人们释为大禹治水图、最早的羌文、大禹部落原始记录……等等,众说纷纭,千古之谜,扑溯迷离。
●圣母塔:飞沙关悬崖陡壁上有一米见方的“大禹王故里”石刻,在其山坳平地处有二座塔,为圣母塔,又名双镇塔,现残存7米高的塔座。
● 禹碑岭:在威州羊龙山上,因岭上有禹王碑得名,海拔2145米。禹碑相传羌民为纪念人禹治水而立,已有上千年历史,石碑现已为其旁的黄梅树包缠,成为树包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