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海南故事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海南田粮旧事

浏览量:6.31万次 发布时间:2021-07-06 14:36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梁君穷
IMG_256
万宁东澳岛光村农民种植芋头。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 摄
如今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三亚陵水等地的荔枝可以在一天内运送到大洋彼岸,海南的冬季瓜菜在疫情期间也能快速驰援湖北;而足不出岛的海南人,也能吃到北方产的面粉、高粱、苹果等等。我们很难再体会到苏东坡所说的“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在古代,交通不便,货物往来不畅,海南先民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绘就了多彩的“食谱”。
A 海南种植水稻至少已有3000年
10月初,三亚陵水等地今年第二造的水稻已至收获季,各处田洋上泛着一片金黄。海南岛有种植稻类的文献记载始自汉代,《汉书·地理志》记:“儋耳、珠崖郡,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而水稻的种植应早于文献的记载,据研究,水稻在海南岛的种植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
IMG_257
什寒村的稻田。 (资料图片)
从汉初到唐中期大约一千年,特别是“捐弃珠崖”的时期,由于海南岛人口增长缓慢,中原技术的进入受到阻隔,水利设施落后,海南稻谷的种植处于一种迟缓的拓展状态。宋元时代,随着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海南粮食生产开始出现转机。所谓占城稻,是宋真宗遣使取种占城(今越南南部地区)而得名,适宜山田生长、收获期短、产量较高,海南人也称之为“安南占”(安南即今越南北部地区)。正德《琼台志》中记载:“曰占稻。有数种,性耐水。择高田,五六月种,七八月收。有播种六十日熟者谓之‘六十日’,即宋真宗使取种占城,分布江淮诸处者。”播种60天就能收获,对比今天普遍种植的水稻都能称得上是极快了。
古代海南的稻谷一直有明显的水稻与旱稻之分。旱稻亦称黎陆稻、山禾或坡遮稻,多种于干旱坡地上,李德裕贬赴崖州沿途所见“五月畬田收火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畲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李德裕所见仍是世代沿袭的刀耕火种的旱稻种植方法。据史料记载,海南曾种植过44个旱稻地方品种,其中坡稻13个、山兰稻31个。1956年,海南旱稻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如今,只有中部市县零星种植,种植的品种也仅有几种。
IMG_258
白沙青松乡村民收割山兰稻。 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除了水稻旱稻之分,古时候海南的稻谷最常见的还是粳糯之分,粳谷作米饭,糯谷来酿酒,直到今天海南的黎族群众还保留着用自家糯米酿酒的习惯。而粳糯两者细分之下的品种也很多,正德《琼台志》中记载,粳米有百箭、香粳、乌芒、珍珠、鼠牙、东海、早禾等品种,而糯米也有黄鸡、乌鸦、光头、九里香、小猪班、狗蝇、虾须、赤米等等。清道光《琼州府志》中记录稻谷品种更达77种之多,其中粳之类54种,糯之类23种。
虽稻谷品类繁多,但直到清代,海南的稻米也未能实现完全的自给,常常仰赖外部供给。海南常常以土特产交换外来的粮食,特别是歉收年份。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一四中指出,“然琼山人亦皆从事贸易,不甚力耕,禾虽三熟,而稉稌往往不给,多取盈于果蓏。”这倒与今天海南农民多种植热带瓜果和冬季瓜菜有几分相似。
B 古代海南也曾麦浪翻滚
如今在海南,难见麦的踪影,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海南岛种不了麦,虽说因为气候等条件,在海南种麦难以高产优产,但古代海南确实也曾麦浪翻滚,更有地方官员苦口婆心劝老百姓种麦。麦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古代海南地区栽培的麦类以小麦为主,大麦次之,小麦和大麦又分别俗称“米麦”和“谷麦”。据学者考证,最迟在唐代,海南已有麦的种植。
《东坡全集》收录苏轼的《新年五首》,其一(节选)为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结茅来此住,岁晚有谁同。
明万历年间儋州知州陈荣的选刻本《宋苏文忠公居儋录》卷四的第一首《寓儋一首》,所收录的就是这一首。小麦耐旱怕涝,“麦浪水空前”是苏东坡对眼前麦苗生长的状态深感忧虑。正德《琼台志》中对麦的介绍比较简单,仅说“麦产琼山、澄迈、陵水。”但其后又附了洋洋洒洒2500字的一篇长文《长史王士衡劝谕乡里种麦》。王士衡是海南定安人,明代人,官至右长史。王士衡先是通过西瓜、枸杞等从西域引进论证作物可以引种,接着说小麦可以与水稻接续种植、麦秆可作柴薪等好处,又言“圣贤皆劝人种麦”“天子尚且尝麦”。当然,王士衡也直言“实吾乡人不勤生”,他强调无论种稻种麦,都需得勤劳才有收获。他还憧憬“大家力麦……俾吾乡里子子孙孙长享太平。”
正如正德《琼台志》中所记,澄迈在明清时候是海南种麦的高产区。《光绪澄迈县志》记载了陈名俭在澄迈任知县所作《春郊麦浪》一诗:
节候频年领祝融,来麰那得觏芃芃。
种希琼岛三千里,芒吐澄江一邑中。
鸦拂黄云沾丽雨,雉飞碧浪舞春风。
何须别觅奇踪产,击壤双岐乐岁丰。
这里的“麰”即大麦,“芃芃”形容植物茂盛样子,这里形容麦田广阔、麦浪翻滚的场景。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海南地方志中对小麦的记载寥寥,为何明代海南独多小麦的记载?其中一个原因是受明朝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明代中期后,气候转寒,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增加的趋势,海南也受其影响。
海南古代除了小麦大麦还有荞麦,荞麦也称“菽麦”,俗称“三角麦”“花麦”。在植物分类学上,荞麦属于一年生蓼科草本植物,而不是禾本科植物,但是古人习惯上也把它当作麦类对待。荞麦生长期短,约60天至80天,而且耐旱耐贫瘠,但在古代海南荞麦主要是作为填闲补种作物栽培,未有大规模种植。
C 救民于饥荒的鸭脚粟
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资格最老的要算是稷。《说文》称其为“五谷之长”,后来更列入“社稷”之中,用以代表国家。但作为一种作物的指代,汉代以来“稷”已经不常用,以至于后人为稷是什么作物而争论不休,有高梁说,有不粘之黍说,但更多人认可的是,稷即后来所说的粟。在海南明清的地方志中,“稷”也直接用“粟”解释。
正德《琼台志》中记载:“鸭脚粟正统间始种,有数种。吐穗壮如鸭脚,大者如鹰爪,呼广粟。粒似黍稷而紫黑,品味稍粗粝。夏种秋熟为大熟,冬种春熟为小熟。又一种,种六十日即熟,土人给食、造酒,省米谷之半。”详细记载了鸭脚粟始种时间、品相、成熟时间及用途。
所谓鸭脚粟按现在植物学的划分并不是粟,而是穇子,是一年生的禾本科穇属植物,而粟是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由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鸭脚粟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盐碱地等特性。鸭脚粟广泛生长于湖南、云南、贵州等地,秆可用来编织和造纸,种子则可食用。穇子种子富含优质蛋白质、天然有机矿物质和钙等物质,而且食用后对腹泻有独特疗效。
正如正德《琼台志》中所写,鸭脚粟“品味稍粗粝”,由此而不太便于消化,但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鸭脚粟非常耐饿,吃上一点就能有很久的饱腹感。正德《琼台志》中引《外纪·诗》云:“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每逢年岁歉收,鸭脚粟这种好生长、易充饥的粗粮总救民于饥荒。
既然鸭脚粟不是真的粟,那在古代海南究竟何为粟?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即通常所说的“小米”或“谷子”。万历《琼州府志》中记载:“稷,曰鸭脚,曰狗尾,曰大粟数种。”正德《琼台志》又言:“稷,粒似黍而小,茎穗短,俗亦呼狗尾粟。”古代海南所称的狗尾粟应为粟,即小米,北方叫谷子。
狗尾粟是旱地作物,多被种在坡地上,常常能长到一尺多长,显得毛茸茸,加上头重秆轻,一有风来便随之摆动,呈现出金灿灿一片的景色。据《海南省志·农业志》,海南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仍种粟6万亩至7万亩,后来面积渐减少,现在只有零星种植。
D 唐宋后豆类成为海南大宗农作物
在海南明清史志中,较多提到的“土产”还有珍珠麦,其实珍珠麦并不是麦,而是薏苡。咸丰《琼山县志》中亦记载:“薏苡米,多出儋州、崖州,琼人每以为粮。”薏苡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湿润的屋旁、池塘、河沟、山谷、溪涧或易受涝的农田等地。
明代海南诗人王佐曾作《珍珠麦》诗:
汉师南下扫妖氛,胜瘴轻身亦著勋。
利口苦遭梁驸马,知心还是马将军。
可怜荒服多奇产,辜负中兴有圣君。
千载寥寥效忠意,谩醺山叟睡闲云。
这里说的是“薏苡明珠”的典故,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初,马援南征交趾,见岭南盛产的薏苡形似珍珠,既可作粮食,又可入药,便让人装了一船拉回。但此事立刻引起朝中人的议论,说他大肆搜罗金银珠宝,中饱私囊。马援死后他和家人也因此蒙受不白之冤。
在古代的海南,菽同样不少,菽是豆类的总称。自唐宋以来,豆类即成为海南的大宗农作物,及至清代更广为推广,几乎各地都有种植。由于豆类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因此种类极为繁杂。
据道光琼州储志记载,清代海南的豆“五色皆具,曰青豆、赤豆、黄豆、白豆、乌豆、绿豆、刀豆、钗豆、饭豆、虎豆、豌豆、白带豆、三朝梗、龙爪豆、八月豆、压草豆、青皮豆、羊矢豆、荷兰豆;又有紫萝带、七八江”。
玉米大约在16世纪前期的明嘉靖初年传入海南,但玉米在明清只在海南个别方志中有记载。由于玉米性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于疏松肥沃的土壤等原因,因此玉米在清代海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一带的栽培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并不重要,且以酿酒为主,较少作为主粮。
IMG_259
农民在对甜玉米进行田间管理。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明清以来对海南人口总量和分布造成重要影响的作物是番薯。番薯是舶来品,大约在明代嘉靖中叶之后,番薯传到海南。番薯是适应性极强的作物,能抗瘠耐旱,而且产量特高,而且“以蔓埋地即生”,为后来海南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清代,海南番薯已在全岛范围内普遍种植推广,并且很快压倒包括山薯在内的一切杂粮,跃居为仅次于稻谷的粮食作物。道光《琼州府志》说,海南番薯“有红白两种,终年食之,精神不减,郡人尝以酿酒”。
海南古代农作物简史
番薯(资料图片)
IMG_260
明代嘉靖中叶之后传入海南,清代在全岛范围普遍推广种植,并很快压倒一切杂粮,成为仅次于稻谷的粮食作物。
(资料图片)
IMG_261
史料记载海南在明代开始种植鸭脚粟(即穇子),真正的粟(即小米)也在明代有种植记载,到上世纪60年代,海南仍种粟6万亩至7万亩,现在只有零星种植。
麦(资料图片)
IMG_262
最迟在唐代海南已种植麦,以小麦为主,大麦为次,明代地方志中多有海南种植麦的记载,产区有琼山、澄迈、陵水等地。
稻(资料图片)
IMG_263
在海南种植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最早记载于汉代,有明显的水稻和旱稻之分,清代记载海南稻品种多达77种。
菽(资料图片)
IMG_264
即豆类,自唐代以来,豆类成为海南的大宗农作物,清代广为推广,几乎各地都有种植,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