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国学讲堂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视窗网 > 国学讲堂 >

钱钟书:嗜学如命 淡泊名利

浏览量:19.31万次 发布时间:2017-11-28 17:0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1982年,《管锥篇》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多卷本学术著作是钱钟书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堪称传世经典。在这部著作出版30周年之际,中国青年网记者精心编写并在今日的青春励志故事主页推出钱钟书先生一生嗜学如命、成为一代文化昆仑的故事。他36岁创作了小说《围城》,却在70岁才成名。他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没有留下一本自传。身为一代鸿儒,他狂傲不羁,又率直、痴顽。他著作等身,却不接受任何荣誉。他是现代文坛最特立独行的作家--钱钟书。钱钟书:嗜学如命 淡泊名利钱钟书。资料图
在上世纪末,有一部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他就是根据钱钟书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这句话为人们所熟知。写下这名句的人,这位与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为20世纪中国学界三座巍巍“文化昆仑”、被柯灵及郑朝宗先生称为是“300年难得一见的天才”的国学大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文学巨匠,学贯中西就在一百多年前的冬天,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一个家庭,他的父亲钱基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文史专家和教育家。在这个男孩满周岁抓周时,他抓到了一本书,于是家人便给他取名叫钱钟书。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钱钟书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代鸿儒就在那里成长,并造就了一代人间传奇。由于大伯钱基成没有儿子,钱钟书的父亲便把他过继给了钱基成。这样,大伯便成了钱钟书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对他的教育倾注了很多心血。秀才出身的钱基成信奉“教之有方,顺天致性”的自然主义教育方法,每天下午授课,上午则带着钱钟书上茶馆、听书、品民间小吃。在家学的熏陶下,钱钟书人如其名,钟情于文学,喜好博览群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中学时代,钱钟书先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这两所学校都是教会学校,注重英文教育,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1929年,钱钟书已经20岁了,此时的他风华正茂,已经颇具才气。满腔热情与才华的钱钟书报考了清华大学外文系,准备大展宏图。然而考试成绩却是很不乐观。酷爱文学的他,由于严重偏科,中英文成绩极佳,英文甚至考了满分,但数学只考了15分。按照清华的规矩,这样的学生是不能被录取的。就在钱钟书的清华梦将要破灭时,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看到他的成绩,惊呼“此乃奇才”,决定破格录取。此事亦成为罗家伦老师生平一段佳话。钱钟书最终成为清华的一名学子,与清华结下了一段深厚的缘分,掀开了他那传奇而精彩的一生。
“围城”内外:才子自风流
由于钱钟书入学时的特殊待遇和独有才华,入学后立即名震校园,成为清华出名的才子。钱钟书的学长吴组缃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与曹禺等人在咖啡室偶遇钱钟书,曹禺说:“钱钟书在那里喝茶,还不叫他给你开英文禁书看?(书库随便看,但书太多,摸不到门)”我就叫钱钟书给我开三本。随手拿起一张纸,轻轻松松便在纸的正反面写下了三、四十本书的英文名字,并且用英文写下了这些书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特点。这个故事流传甚广,钱钟书读书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文坛昆仑,一代鸿儒--钱钟书。资料图
当年在清华大学钱钟书和颜毓蘅、曹禺并称“三杰”,而钱钟书实为三杰之首,又格外显得出众了些。教文学的吴宓教授称赞他:“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为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当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应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那时候的清华大学与现在并无二致,男多女少,女生都是被宠爱的。那时候的女生宿舍,有个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古月堂不设会客室,男生们便都立在门口,无论春冬,无论寒暑,古月堂前总能看到一两个焦灼的身影,眼巴巴地盯着大门,盼着那一位千呼万唤始出来。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男生中多了面容俊朗的一位,他正是钱钟书。他要等的这个女孩子,名叫杨绛。
钱钟书一家。约1946年摄于上海。资料图
杨绛,原名杨季康,也是一名才女,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她虽出身名门,但身上毫无千金小姐的傲气,浑身散发着恬静淡雅、朴素无华的气质。加之才貌出众、秀外慧中,身边不乏众多追求者,然而她都不为所动。直到这一年的春天,结识了钱钟书。杨绛的才气和聪慧并不亚于钱钟书,他和她,一个是出身名门的才子,一个是书香门第的才女,门当户对,佳偶天成,连她的母亲都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1935年春,钱钟书参加了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考试。当时国民党教育部将英国退还的庚款用做国内青年去英国留学的奖学金,但这种公开招考的录取名额极为有限,英国文学就只有一个名额,钱钟书以绝对优势名列榜首,顺利地拿到了这个名额。消息传来,杨绛极为高兴,有哪一个念西方文学的人不向往英国呢?她与老师商量,用论文形式代替考试,提前一个月毕业了,七月中,两人正式完婚。一个月后,他们双双离开了江南,从上海起航,乘船去了英国。
钱钟书在牛津拿到学位之后,他们又一起去了法国巴黎大学念书。巴黎大学比牛津自由,他们更加肆意的读书,阅读量叫人叹而观止。
1935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赴英国留学的船上。资料图
在牛津和巴黎的数年,是钱钟书夫妇最快活的时光,用杨绛自己的话说就是“好像自己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他们在巴黎呆到了1938年,那年秋天的时候,他们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到了战火硝烟的中国。
钱钟书:嗜学如命 淡泊名利
钱钟书的博学已经成为一个传奇资料图  
“民国第一才子”的傲慢与痴顽
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不像父亲那样一本正经。他读书时全神贯注,但放下书本时,却又全没正经,好像有无尽的兴致和能量无处寄放。年轻时的他,少不得年少气盛,也难免恃才傲物,锋芒外露。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陈福田、吴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想挽留他,希望他进研究院继续研究英国文学,为新成立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可他一口拒绝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率真狂傲可见一斑。难怪作家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评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狂人”之一。对于这样的评价,钱钟书本人却说:“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1927年,商务印书馆要出版钱穆的《国学概论》,钱穆请钱基博写序,钱基博把此事交给儿子钱钟书。钱钟书一气呵成,钱基博读后一字未改。就这样,冠名钱基博的《国学概论》序言,竟出自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钱钟书之手,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学识上恃才傲物的钱钟书,在生活中却痴顽、率真的像个孩子。全然没有一代鸿儒的风度翩翩。
解放以后,他们和大名鼎鼎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邻,两家各养了一只猫。有时难免争斗,爱猫如命的钱钟书便亲自上阵帮忙。据其夫人杨绛先生文章记载,“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一代鸿儒,有时竟像一个孩子一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也许对钱钟书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人谓“书痴”。他曾经对杨绛说“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面对繁华的世界,钱钟书似乎甘愿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在充满书香的纯净世界里,铸造属于自己的围城。他沉醉的自己的围城中,乐此不疲地用知识建造自己的世界。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用自己平生之所学,著写了《管锥编》。这部书被人称作“完美主义的学术经典”,堪称20世纪中国学术所达之巅峰。
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对于世人趋之若鹜的名,他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写道:“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基于此,钱钟书对名有一种本能的害怕并时刻保持警惕。钱钟书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但终其一生,却从未接受过任何荣誉。
钱钟书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记者采访。为此,他拒绝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拒绝摄影记者的镜头,即使是电话采访也不接受。1990年,《围城》拍成电视剧播出后,钱钟书的名气便一下子如日中天。希望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而他却闭门谢客,也很少跟媒体打交道,钱钟书自己解释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在他的眼中,有那些时间,倒不如多看点书。
1991年,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将钱钟书列入第一辑,结果被他婉拒。友人告诉他对方有巨款酬谢,钱钟书冷冷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东方之子》是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主要是以国内优秀人物为拍摄对象,很多人将能成为“东方之子”引为毕生之荣耀,然而钱钟书至死不接受采访。他说:“我不需要出名。”为潜心治学,钱钟书拒绝各种社会头衔,拒绝出席各种学术会议,拒绝为他父亲举办百年诞辰纪念,拒绝国外多所大学的盛情邀请,拒绝法国政府授其勋章,拒绝美国的天价讲课费,拒绝祝寿,拒绝出席国宴,拒绝一切浪费生命的各种应酬……钱钟书的这些拒绝、不合作,这些矜持和风骨,充分地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
1998年12月19日,88岁的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回首这一生的长路,他用一颗真挚纯粹的灵魂,笑对人情世故。倾其一生,用知识建立起纯净的“围城”,这座围城孤傲地耸立着,独一无二
编辑:何建坪 网监:张琪 责编:徐芳
 版权声明:上述稿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撤稿或其他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