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国内资讯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非遗保护:两会代表有话说

浏览量:9.83万次 发布时间:2018-03-28 18:48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随着国家各项非遗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非遗已成为社会热词,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各大媒体采访报道的梳理可以看出,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二是将非遗保护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结合;三是振兴传统工艺,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四是加强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
一、关于非遗保护机制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蔚县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将非遗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是扭转非遗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非遗传承人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非遗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对此,有三条具体措施:一、各学校在有关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结合实际开设相关课程;二、在教师方面要聘请专门的非遗教师;三、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条件,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要通力协作。除此以外,要形式活泼,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还要结合实际,精准传授。
全国人大代表、满族刺绣传承人孙艳玲:设非遗保护基金  促立体网络建设
国家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检查落实,制定关于非遗项目保护的科学管理细则。设立非遗专项保护基金,在政府提供主要投入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来资助开展非遗资源普查、项目申报、传承人传习等工作,奖励对非遗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 非遗保护需要群策群力  传承与创新并举
非遗传承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应该把更多的传承人和学者专家纳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链条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发非遗资源,走“保护、传承、创新、延伸”之路。“保护”与“传承”是对文化“种子”的保护和培育,而“创新”与“延伸”则需要让非遗资源与时代结合,让非遗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例如传统民族工艺,在当代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有极大的市场可以探索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将非遗展示场馆纳入免费开放范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新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博物馆等,已成为宣传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和窗口,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一同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国家财政给予免费开放的相应资金和政策扶持,确保非遗展示场馆能够正常运转,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二、关于非遗+扶贫
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资源实现脱贫致富
我从事竹编工艺10年,从一个学徒成长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传承人,用竹编技艺带动了身边20多个乡亲脱贫致富。我们在赤水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将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相结合,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让大众对竹编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以此打开了竹编销售市场的大门。要帮扶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必须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资源。把更多的人培训出来,让他们也能通过竹编发家致富是我的最大心愿。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绣”出致富路
非遗保护不应只是保护,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的彝族刺绣要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且喜欢,一定要有一些创新的因素。我们分批、分期对妇女进行培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上千名彝族妇女从事刺绣创收增收,让她们从以前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到现在实现了每月几千元的固定收入。非遗技艺转化出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让非遗的传承有了可持续性。希望不仅能把绣娘的产品销售出去,增加她们的收入,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加强政策扶持  打通流通渠道
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历经数百年传承,既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建议政府对一些少数民族的特有技艺在流通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方便销售流通,使传统手艺不断做大做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同时,还应通过举办民族民俗文化展览、扶贫攻坚成就展览等,加大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
三、关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传统技艺需要代代接力
珍贵的传统技艺需要人们代代接力方能长久传承。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传统技艺传承人队伍,这是一个关系到传统技艺能不能持续发展、会不会中断消亡的重要问题。我的建议是:摸清乡土人才家底,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梯次培养机制,促进传统技艺顺利传承;健全职业评价标准,畅通乡土人才发展渠道;构建组团发展模式,带强乡土产业持续发展;放大人才带动效应,带动基层百姓增收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让陶瓷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
传承与传播陶瓷文化正是要让文化资源从“小众”走向“大众”。适应大众化的文化需求,需要陶瓷文化不断进行创造性发展、创新性传承。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应从制瓷技艺、装饰材料与文化、造型特点等深层要素展开,不应停留在表层化的器物或产品贸易。新时代下,要找准中华陶瓷文化定位、充实陶瓷文化内容、丰富陶瓷文化传播媒介、营造良好的陶瓷文化传播环境,可以开展陶瓷文化进中小学校园以及进社区等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内画传承人张汝财:注重实用价值和市场活力,重视新人培养
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它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活力。针对不同受众,可提供更加丰富、更有内涵的产品选择,非遗走进生活,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其美。必须要重视新人培养,努力把更多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责任的传承人。年轻人思想活跃、创造力强,有利于新时代下非遗的传承传播。
四、关于新时代戏曲的传承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让传统戏曲文化基因根植国人心中
中国戏曲文化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程式化体系有一定规范。在这个时代,如何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去品味、感知和了解,是戏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每种地方戏都应首先构建好本土的文化生态系统,才能让更多人接受喜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人会慢慢体会到戏曲的魅力所在,所以在推广宣传方面不可急于求成。只有沉下心深耕细作,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才会让带有中国基因的文化根植在国人心中。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传承优秀传统  呼唤时代新作
地方戏传承是一个系统工作,首先要求传承人拥有博大的胸怀,善于把几十年来获得的舞台经验,通过师带徒或是理论提炼的方式,扎实地传承给学生或后辈。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老一辈身上学习的优良传统,我们已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在前辈基础上,我们也尝试创新,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前进方式。新时代新征程,在非遗传承上,艺术工作者责任重大,不仅要扎实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宝贵财富和优秀传统剧目,还要坚持在演出前沿,创作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刘莉莉:地方戏应该积极“走出去”
地方戏虽发端于某一地域,但由于其艺术魅力,已感染了发祥地之外的百姓。当今时代,在各界积极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时,地方戏正在绽放异彩。
当前,不少地方戏在农村展示的同时,也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感动了更多观众。因此,地方戏曲应积极“走出去”,让更多观众知道、了解并喜爱。
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冯远征:戏曲进校园需要专业师资力量
戏曲进校园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灌输,而是针对当代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浅出的  教授。戏曲进校园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这对于提升孩子们对艺术的认知大有裨益。  戏曲进校园的推广与具体落实涉及教育、文化等多个部门,需要在各部门的牵头和组织下,让国粹艺术真正扎根校园,渗透于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日常。建议教育部门主动同各家专业院团携手合作,设立教学点或教育基地。教育基地可以汇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基层、走进学校,对孩子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戏剧知识普及。这样既平衡了供需关系,还可以做到普及培训有的放矢。
编辑:何建坪 网监:张琪 责编:徐芳
版权声明:上述稿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撤稿或其他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