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国内资讯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校长观点|刘明: 构建美焕德馨的美育课程体系  成德达材

浏览量:13.58万次 发布时间:2021-12-02 10:12 来源:中国文化视窗 作者:刘明
刘明:中学高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校区)执行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理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所特聘研究员、民进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海淀区督学。荣获全国中语会首届“教改新星”奖,首批入选“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先后参与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修订和中考命题等工作,为海淀区北部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育一定要跟德育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始终围绕德来思考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美焕德馨——首师大附中(北校区)美育课程体系建构里,德馨的馨是美好的意思,通过美育要让我们学生的道德达到一个最美好的状态。“德”和我们首师大附中的育人理念是高度契合的,我们的育人理念是“成德达才”。首师大附中1914年建校,首任校长题写的题词就是“成德达材”,学校在育人上首先是树德。同时我们继承创新,成德达才如何在北校区落地生根,我们就想一定要把德的内涵细化,我们首师大附中的“四端”“五德”,“四端”正心,“五德”润身作为首师大附中德育的主线。我们要进行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把我们的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要弄清楚,那就是育德。那么德是什么?为什么要育德?因为育德是一个必须要完成,而且要完成好的树人的任务。
首师大附中通过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艺术熏陶,通过这样的一个机制,构建我们美焕德馨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通过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课程、艺术课程、活动课程、社团课程以及选修课的学习,提高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并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们的老师在美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感悟的能力。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实现立德树人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我们附中成德达材的培养目标,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美育实施途径。
首师大附中(北校区)的“四端”“五德”中,“四端”指仁、义、礼、智,“五德”指恭、宽、信、敏、惠。结合这九个字,把德和美结合起来。刚才我们说这个学校的特点是什么?环境首先是很美的,我们是坐落在百望山脚下,所以整个校园我们就把山的厚重,水的灵动做了一个很好的这样一个体现。儒家文化当中山和人是有形象上的这样的一种契合的,所以我们就把整个校园建成了一个类似于峡谷似的格局。通过水的因素的引入,然后把山的稳重,水的灵动结合起来。山象征着德,水象征着智,学校专门有一个四端金台,让学生清楚首师大附中(北校区)的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必须要践行仁、义、礼、智。我们还有五德书卷,就是“恭、宽、信、敏、惠”这样“四端正心,五德润身”就成了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我们德育的主线。学校所有的新生都要对“四端”“五德”做深入的解读,他们都要参加一次升旗仪式,由他们来讲对“四端”“五德”的理解。我们希望学生置身首师大附中这样一所新的校区里,感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厚重,是传统美德对人发展的那种它的必要性。
我们对德育构成体系的想法是:一定是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然后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指导思想,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方法路径,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这个人一撇一捺,撇是才,捺是德,只有德去支撑这个才,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化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人。
责编:徐芳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