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今日汶川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十年】您好,汶川!您好,十年!

浏览量:10.88万次 发布时间:2018-11-27 16:03 来源: 作者:
作者 I 叶心怡 记者 李建军
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俯瞰图。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2008到2018,这十年对于汶川人来说,是奋起的重生。5月6日-7日,记者跟随全国网络媒体探访汶川地震十周年主题采风团来到了汶川县,走进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眼前支离破碎的教学楼与学生公寓保持着原样,安静地与大地相连,夹缝处长满了鲜活的植被,对于逝者来说,这是生命的延续,对于生者而言,这是心灵的慰藉。
位于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上长出了许多的绿植。叶心怡 摄
  说起漩口中学,也许你会想起永远将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汶川时刻”;也许,你会想起遇难的43名学生,8名老师,两名职工和两名家属;也许,你还会想起用肩膀为42名学生撑起生命之门的方杰老师。无论大自然怎样伤害汶川,人们依然用大爱的光辉重燃生的希望,活的盼头。
这里的时间永远定格在“汶川时刻”。叶心怡 摄
  在这里,记者与今年27岁的唐佳不期而遇。十年前,她是漩口中学一名高一的学生,而如今,她成为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的一名讲解员。她告诉记者,选择留在这里,只是想离家近些,与父母一起开辟新生活,分享新快乐。眼前这位生性潇洒的姑娘如今获得了新生,聊起过去,她没有丝毫的回避。
方杰老师为学生们撑起生命之门的教学楼。叶心怡 摄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很难受,每给游客讲一次,便是一次深深的回忆,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突然发觉,人不能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还是要向前看,将过去的痛藏在心灵的角落里,并不断向前奔跑。”唐佳说。
  同是导游的沈文娟也饱受了地震带来的伤害,可在她的脸庞上,如今看到的却是平静。她告诉记者,地震时期,学校周边高半山上的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几乎寸草不生。眼前这一片片苍翠的草木与植被,则花了十年的时间,从一颗颗种子成长为一颗大树。这十年,汶川人的命运如同这草木一样紧密相连、紧紧靠拢,如今,阳光雨露重润汶川大地,羌藏儿女又围着篝火跳起了沙朗与锅庄,一声声拉吉拉鲁(音)、扎西德勒(音)将希望传遍四方。
当地群众的新生活。王飞 摄
  漩口中学遗址,永远保留在了原地,而新的漩口中学也迎来了新生,孩子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回到了映秀。新映秀中学坐落在镇外黄家村,是由吴良镛院士设计,中央组织部将特殊党费4654万元全额资助用于修建,而它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七一中学”。
喻增丽在绣羌秀(右后方)。叶心怡 摄
  今年40岁的喻增丽有一儿一女。现在,17岁的儿子便在“七一中学”读高二,而她则在“汶川依然圆梦羌绣加工专业合作社”学做羌秀,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她已经能够独立绣鞋垫儿了,不仅学技术,还能补贴家用,她说“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汶川县城。叶心怡 摄
  在汶川县城内,商家将自家的樱桃拿出来售卖,老人家坐在公园里晒着暖和的太阳,孩子们在午后的阳光中奔跑欢笑,而汶川博物馆成为了承载过去的有力臂膀,将关于一代汶川人的记忆珍藏。
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欢笑。叶心怡 摄
  十年,弹指一挥间,行走在汶川大地之上,只想轻声说句:您好,汶川!您好,十年!
来源: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