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与发展振兴的四川答卷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年重建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10年前的5月12日,8级强震猝然袭击汶川,震惊全球。彼时,“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全中国的目光都投向了汶川灾区。彼时,国外媒体忧心断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10年后的这个春天,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日报组成联合调研组,分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眼见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在发展之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积极投身重建美好家园的火热实践。经过10年发展,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结构优化、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层党建不断夯实,灾区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书写了从灾难走向新生、从恢复重建走向发展振兴的壮丽篇章。
10年沧桑巨变,印证中国力量。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奇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能力,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证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0年众志成城,回应世界难题。灾区在8级强震的废墟上站起来,中国通过对“世界性难题”的破解,为人类应对巨灾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人民为中心:灾区10年重建发展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年重建发展历程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充分体现和有力彰显。
灾区恢复重建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方针,“民生优先”贯穿灾后重建发展的每一步每个方面。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极大伤痛,但灾难没有击垮坚强的中国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犹如一块巨大磁石把党和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从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恢复重建到脱贫攻坚、发展振兴,灾区干部群众始终和全国人民心连心,众志成城、感恩奋进、顽强拼搏。10年来,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殚精竭虑寻求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实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如今,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化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幅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灾区产业布局更加强调生态安全和绿色转型,注重富民增收。过去“木头、石头、水头”的“三头”经济被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形态取代,以富民为特点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北川石椅羌寨48岁的陈艳在震后办起了尔玛人家特色农家乐,吸引游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打好大禹牌、民族牌、特色牌,如今的北川,“大禹故里、中国羌城、大爱北川”的区域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汶川县萝卜寨被喻为“云朵上的羌寨”,地震使刚刚起步的旅游业遭受重创。在灾后转型发展过程中,萝卜寨按照“一三产业融合”的思路,发展甜樱桃、红脆李、青脆李种植,实现“春有花赏、夏秋有果摘”,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萝卜寨老寨按照“修旧如旧”方式恢复重建,游人从老寨穿过一片桃李林间的小径,一座富于羌族特色、更加美丽宜居的萝卜寨新寨也映入眼帘,新老寨子共同见证了历史变迁、诉说着沧海桑田。
灾区民生保障更加专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惠民富民的民生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年来,灾区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北川县针对震后因灾致病致残人数激增的状况,将救助对象扩大到贫困精神病患者、因地震致残需后续治疗等人群,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汶川县对农村、城镇贫困人口和因灾致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分类建立社保体系,扩大覆盖面,强化社保兜底功能。目前,北川、汶川两县的贫困发生率都降至1%以下。
灾区应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防范能力。10年来,灾区按照防范胜于救灾的思想,从隐患排查、群防群策、科学预警到组织保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综合运用高科技和“土办法”,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就在调研组一行在汶川调研期间,该县龙溪乡阿尔寨发生一起高位推移式滑坡灾害,阿尔寨地灾监测人员在例行巡查监测中,发现隐患后立即向上级汇报,汶川县有关部门启动了预警工作机制和相关预案,果断组织避险撤离,疏散转移415人,成功实现此次灾害零伤亡。
灾区精神重建更加秉持尊重和激发人民主体性的理念,以文化自觉激发文化自信,手挽手走过了10年文化重生和精神重塑之路。物质重建是基础,精神重建是动力。10年来,全国、全省文化系统倾力支援,灾区文化部门不辱使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文化产业和市场恢复重建等快速推进,灾区的文化重生和精神重塑成效明显。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系统整理和挖掘羌族文化资源,羌寨重建更加突出羌文化元素表达,羌绣与多个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形成良好合作,羌族优秀传统文化蓬勃生长。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灾区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文化+农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业态模式不断涌现,产生了一批特色村寨、特色酒店、特色餐饮,民族文化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党的坚强领导:灾区10年重建发展的根本保障和精神依托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回顾灾区10年重建发展之路,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灾后重建发展和灾区干部群众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强大组织保障、坚实物质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党的高超领导水平和强大执政能力是灾后重建发展的根本保障。震后第一时刻,党中央作出指示,强调抢救人民生命是当务之急,尽力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火速成立,一场汇集各方力量的生命大救援迅速展开。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正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对口援建省市的倾力帮助下,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任务。灾后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坚持以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务院出台了重建条例,印发了重建总体规划,明确了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建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和地方也据此编制了重建规划。从迅速出台恢复重建指导意见到迅速调整预算、迅速进行立法,灾后恢复重建始终沿着科学和法治的轨道推进。重建道路充满荆棘,发展过程历经磨难,面对映秀“8·19”特大泥石流、汶川“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冲击,党领导灾区干部群众沉着应对、奋力拼搏,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领导水平和强大执政能力。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灾后重建发展的组织保障。党旗飘飘,誓言铮铮。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进程中,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广大党员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践行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一次次用实际行动在群众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回望抗震救灾第一线,无数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不眠不休,映秀镇党委组织全镇党员紧急成立工作组快速开展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500余名、救治伤员1000余名;在灾后重建主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情系乡梓、连续奋战,北川县原副县长兰辉在下乡工作中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他钟爱的山山水水,成为“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时代楷模;置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无数党员干部征衣未解、再度出征,汶川、北川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通过筑牢“顶梁柱”、用好“排头兵”、抓好“领头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党员干部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解难题、谋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灾后重建发展的制度优势。灾难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在立即动员一切力量抢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的同时,果断作出“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动员。一年后,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两年后,“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如期实现;10年后,灾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跨越发展。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凝全社会共识,在极短时间内和极重压力下,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快速集结和有效配置,形成了全国救灾“一盘棋”的统一协调行动,在人类救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也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完成这样的壮举,为不同制度模式下的抗灾救灾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比较视野和思考空间。
有效平衡五大关系:灾区10年重建发展的重要经验与深刻启示
10年蜕变,化茧成蝶。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走出了一条科学重建、跨越发展之路,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启示十分深刻。从哲学意义上看,关键在于有效平衡好五大关系。有效平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自然,统筹兼顾,规划引领,科学重建,综合考虑实现灾区群众当前利益与保持区域长远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平衡。
地震摧毁了灾区群众的家园,“想要有个家”成为灾区群众的最大期盼,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尽早让灾区群众住进永久性住房,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有力援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城乡住房重建、规范建设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群众就业、落实银行贷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在重建规划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覆盖了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产业生态等方方面面,既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又充分考虑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恢复重建成为原样复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灾区的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功能全面恢复,一大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生态逐步修复,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全域覆盖、城乡均等。灾区产业重建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兴起;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恢复,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业加快发展,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初步形成。重建后的北川新县城已具“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雏形,汶川映秀镇成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小镇。
有效平衡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关系。灾后重建发展不仅要满足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物质需求,让群众安居乐业,更要关注精神家园建设,抚平群众的心灵创伤,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民风民俗。
如何抚慰灾区群众遭受重创的内心世界是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持久“隐性工程”。震后第一时间,一大批心理医生到灾区开展心理治疗和服务,众多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教育、卫生、司法、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等方面帮助灾区重建精神家园。许多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逐步融化了过去的悲伤,失去孩子的父母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抢修维护羌寨碉楼,大力保护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弘扬乡风民俗,建设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近千种农技书籍通过农家书屋广为传阅。家风、校风、民风、政风“文明四风”建设持续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技能培训蓬勃兴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扎实推进,文明新风像种子一样播撒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10年来,灾区群众一刻也没有忘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广泛开展了“感党恩、爱家乡”“讴歌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等群体活动,编排了大型舞蹈诗剧《不能忘却的记忆》、民族音乐风情史画《羌风》、原生态歌舞《羌魂》等舞台剧目,用艺术的形式传递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浴火重生的土地上升腾着感恩的情怀、奔涌着向上的力量,灾区群众把全国人民的爱沉淀在内心深处,化作创建美好新家园的内生动力。经过10年发展,灾区基本实现了“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目标,与时俱进的新汶川精神、新北川精神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有效平衡重建与发展的关系。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这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的总体目标。实践证明,前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是“短期重建”,后续的发展振兴为“长期重建”,长短结合、建治并举铸造了汶川奇迹,成就了中国奇迹。
经过前三年的艰苦奋战和科学重建,灾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10年来,灾区干部群众风雨兼程、不懈探索,寻求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汶川提出“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康养汶川转型发展为核心,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北川提出“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双创驱动,开放粘合”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文创发展引领区、精品农业示范区、通航经济创新区、应急产业先行区,加速建设“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灾区正朝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大步迈进。
有效平衡党的领导与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共赴危难、共克时艰,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伟大实践,形成了推动发展振兴的强大合力。
灾区基层党组织坚持引领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答群众疑难困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各地广泛开展致富能手、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目标、赶有方向。汶川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户户入、入户户”群众工作法,要求党员干部到群众家中宣传政策、解决困难,使脱贫政策、感恩思想在群众中入脑入心,真正实现帮群众困、解群众难。
有效平衡自力更生与各方援助的关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汇聚起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强大正能量。灾后重建,不仅是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当地社会的系统重建,需要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文化等诸多支撑。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难以独担此任,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解决项目推进难、资金筹措难、产业发展难、扩大就业难等问题。
在重建发展过程中,灾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探索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联动参与的协作共建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源源不断为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良性互动,及时了解灾区发展意愿与发展需求,积极发挥宣传动员、组织协调、慈善捐赠、专业特色、资源整合、凝心聚力等作用,有效解决灾区内部需求与外部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重建成本,提高重建效率,确保灾区恢复重建效益最大化。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身这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伟大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发展的重大胜利,凝结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人类抗灾救灾史上写下了无比壮美的精彩华章。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发展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丰富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时代内涵,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汇聚成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动力,合力铸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座不朽精神丰碑。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年巨变向世界昭示:一个坚强、自信、笃行的社会主义中国感动世界,正毅然矗立在世界东方;一个团结、奋斗、创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赢得尊敬,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