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欧阳中石在线作品展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欧阳中石称练字先做人 习字要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浏览量:5.63万次 发布时间:2020-05-25 15:57 来源: 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在两会期间表示,字如其人。字好坏需要归宗,要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底,可用象形字教老外汉语”欧阳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东肥城,早年拜京剧大师奚啸为师,之后一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面从事书法创作与教育工作。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有较为全面且精深的造诣。至今,欧阳中石著书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是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之一。作为首师大书法专业的博导,他退休后依然醉心于汉字研究与书法教育。80岁以后,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让欧阳中石多次就中国汉字的传承与推广提案建言。他介绍,有不少外国人都想学汉字,中国的孔子学院已遍布很多国家。就汉字研究与推广方面的工作,国家汉办还有很多事可以去做。他说,中国文字从象形字而来,“汉字刚开始以画画为主,画山、画月亮、画太阳等图形并不难。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汉字文化。”欧阳中石建议,如果用象形字来教老外说中国话,是一种很有意思也易于接受的方式。“中华文化的根底就是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把汉字文化充分发挥出来。”他说。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欧阳中石提出,应在中小学生中加强书法教育,从发展汉字做起,让文化基础普及到每一个中国人身上,“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基础。”看到此次两会上,对书法教育的重视,欧阳先生欣慰地说:“我们这些做汉字教育工作的委员,有了更好发挥能力的机会。希望有更多专家参与到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来,逐步建成研究基地,让中国古老的的汉字文化,在今天历久弥新,香飘全球。”欧阳中石告诉记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是他在书法创作中遵循的原则。几十年的艺术修炼,他始终谦虚、低调、勤勉,在研习书法、研究汉字的过程中,以德为先,用心揣摩。“今年我84岁了,但在书法上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是一名普通的书法老师,只是把学生想知道的道理教给大家。”欧阳中石平淡道。“至于书法家、艺术大师,我觉得太惭愧了,哪够得上。”他补充说。
“字好坏要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欧阳中石语重心长地说:“字好坏需要归宗,要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从古代哪位大家那追随而来,你还要有些什么发展,都要想清楚,练明白。”“在练字过程中,我就懂得两个字的区别,学和练。练是重复,学是获得,获得不是获得自己的,而要把别人的精华变成自己的。”欧阳中石谦虚地说:“极致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还远远没有达到”。他同时指出,“练字先做人”字如其人。欧阳中石教他的学生“练字先做人”。他觉得,作为中国人应当有中国人的道德。“比如说,雷锋同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默默无闻,始终在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在他的学生、书法家杨佐恒眼中,欧阳先生是一位品德端正、为人谦和、艺术水准高超的当代书坛大家。杨佐恒认为,欧阳先生的作品大气古朴、品格不凡、点画灵动、章法严谨,在中规中矩的基础上,融入了老师自身的个性修为。杨佐恒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多年,记录了不少书画名家的挥毫瞬间。在他的镜头中,欧阳中石流露出他傲然的风骨与大家的气场。书坛名家在一天天老去,欧阳先生在继续写字、教字、研究汉字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切实关心书画家的晚年生活。欧阳中石期待他们这批80岁以上的书画家,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余热发挥出来,为中国书画走向世界尽己之力。(来源:新华社)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