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视窗-文化民俗

    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The messenger of Chinese culture covers over 39 countries and regions

  • 中国文化视窗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创新”的理念,努力为人民提供昂扬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CVNTV insisted on “content is king”,provide an enterprising spirit pabulum for people,telling the legend of China, spreading Chinese voices,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

黎族——探秘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浏览量:16.54万次 发布时间:2021-07-29 21:19 来源:腾讯网 作者:
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的历史渊源是什么?民族习俗有哪些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既有,被世人所熟知的壮族、彝族、苗族,也有被遮住光芒的布依族、哈尼族和黎族。这些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习俗独特的,曾在古代中国发展史中留下过足迹的民族,都应该被世人所铭记和推崇。黎族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出镜率比较低,并且人口基数仅有大约146万。但是其民族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百越”部族中的“骆越”。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可以得知,黎族祖先应该生活于先秦南方沿海一带。
IMG_256
这与现代黎族分布于海南省各地完全吻合,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黎族其实就是古代越族中的一个支系。再继续深挖或推演源黎族历史,原来这个少数民族也是古代羌族的后裔。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活在古代,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实都应该是同宗同族的古羌族。只不过在时代变革、朝代更替,亦或是战争、天灾人祸中,不得不四散流离而形成新的种族。
IMG_257
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黎族是古代社会中“百越”族群中,隶属于古代越族的一个小众支系。但如果从古代民族发展史去分析,可以发现“百越”其实有很多分支。吴越、南越、扬越、闽越;东瓯、西瓯、骆越等都属于越族支系。而黎族则属于先秦时期古越族骆越部支系,在秦朝或西汉建立之前黎族先民,一直都被当时中原王朝称为“骆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黎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秦朝时期的百越之地,亦或是汉唐时代的岭南地区。
IMG_258
实际上随着时间流逝与朝代更迭,黎族的民族名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先秦时期的“百越”至秦朝汉时期的“骆越”,再到隋唐时期的“俚”、“僚”等。其实,都是对生活在海南岛的古代黎族先民的称谓,而“黎”则是古代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唐朝晚期文学家刘恂曾著《岭表录异》,其中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这句话说出了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儋、振夷黎”,主要以捕捞紫贩卖为生的史实,而这段记载也是“黎”族的最早记载。实际上也证实了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居民的猜测,而汉族人之所以称其为“黎”,主要的寓意就与“离”有一定关系。因为海南岛与陆地接壤比较少,所以有一种被海水包围而远离陆地的意味。
IMG_259
实际上唐德宗时期的《新唐书·杜佑传》中,其实也有关于黎族的记载。“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大意为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已经有三代人没有登陆过陆地,所以这也是黎族人躲避讨伐的重要手段。当然,笔者认为黎族的“黎”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俚”字的代替品,这一点可以从宋代人编纂的史籍中略见一斑。笔者认为以“俚”代“黎”并不是首创,因为唐朝时期就曾出现过,以“獠”代“僚”的客观史实。
IMG_260
黎族作为古代社会海南岛上最早一批居民,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民族发展中,早已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文化习俗。黎族先民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简而言之就是聚居于海南岛不同地区的黎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主要以汉语、藏语、壮语、侗语为主,这种语言方面的习俗或特色,其实与“百越”后岭南地区,多种民族杂居与融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随着历史不断发展,黎族与中原王朝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所以大多数彝族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由于黎族并未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也就没有编纂出黎族历史典籍,这一点其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黎族人对汉语和汉字都比较熟悉。所以用汉字著写的民族史料也非常丰富。
IMG_261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黎族人,在汉族语言学家的帮助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了“黎文”。至此黎族人拥有了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字,目前黎族人主要分布于海南省,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以及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相比较于我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来说,黎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对迟缓。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时,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发展,都无法与汉族和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相提并论。
IMG_262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现象,除了与当时社会的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以及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息息相关之外。其实,还与黎族当时的政治水平有很大关系。当时社会中的黎族人依然实行,发展水平及其落后的“合亩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合亩制”,是一种特别落后的生产关系。“合亩” 简单说就是“家族”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黎族人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关系,主要与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当地一般都被叫做“翁堂打”,大意为“大家一起做工”。
IMG_263
“合亩制”背景下的成员关系,除了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基础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来户。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这种落后的生产制度指导下,黎族的社会经济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笔者认为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黎族“合亩制”农业关系,其实与原始家族公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以及人员分配,都必须按照集中制的原则平均分配。这不仅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生产力发展与进步。这种社会生产习俗其实才是黎族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处于原始阶段的主要原因。但是任何事情有一弊就有一利,虽然黎族人的社会生产关系非常落后。但是却为其保留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俗奠定了重要基础。
IMG_264
每个民族在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其实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独特的民族习俗。比如,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开始发明陶器,并使用陶器汲水、做饭或盛装物品,这其实也应该算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文化习俗。生活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民族。其实,在生产、生活以及日常交流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形成了文化习俗的最初雏形。但由于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并没有主动或者说有意识的去形成习俗文化,所以也就没有特意保留所谓的习俗。但是作为一种以地域为契机,以生活习惯为主导的民族习俗文化,基本上都是不自觉的生活习惯积累。并经过岁月洗礼之后形成固定模式,这个经过其实是所有民族文化习俗形成的关键过程。最早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完全遵照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能。在这个海洋资源特别丰富的宝岛上,世代繁衍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习俗。笔者认为黎族的文化习俗的主要依托,其实就是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IMG_265
每个民族都有比较独特的或者说,辨识度特别高的服饰文化。生活在海滨的黎族人创造出来的服饰文化,不仅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与特色,而且还完全符合黎族的民族属性。虽然说黎族女性服饰会具有地区差异性,但从整体上来说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在黎族传统服饰中女性一般都会,穿立领、无纽对襟宽松上衣,当然同一形制的服饰还有无领之分;还有一种服饰形制为贯头式上衣,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衣襟直接套头的衣服。下身一般都会穿长短不同的筒裙。黎族女子特别注重个人形象,所以她们在外出之前一定会打扮一番。发式方面主要将头发束在脑后,用皮套或者是丝带捆绑成马尾辫当然年纪稍长的女性也会梳发髻。黎族女子与壮族、苗族女子一样,对银制首饰耳环、项圈和手镯等,也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认知感。相比较于黎族女子来讲男性的服饰,无论是颜色、样式还是装饰都更简单。黎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为无领、对胸开襟上衣,下身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吊襜”。鞋子一般都为千层底布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十分有内涵。
IMG_267
黎族人一般按照一日三餐的形式用餐,他们的主食多以大米饭为主,同时每一餐都会吃“山栏”香米。这种香米不仅颗粒饱满、口感软糯,而且在煮饭时还会有一种,特别浓郁的米香味飘逸出来。由于黎族人世代居住在海南岛,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菜品一般都以海鲜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黎族人都会吃生鱼、肉掺炒米粉。这种食物的主要特色就是味道鲜美,不仅可以刺激味蕾同时还能解馋。实际上黎族最主要的饮食特色就是腌制食品,用陶罐封存制作而成的肉茶、鱼茶,是黎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由于当地盛产槟榔所以黎族男女,日常生活中吃槟榔就像吃口香糖一样方便。
IMG_268
黎族传统居民一般都住在比较简陋的茅草房中,当然也有一种名为“船形屋”的竹楼。这种房子的主要材料就是竹子,然后用茅草覆盖在墙壁和屋顶,再以藤条或竹字做地板。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比较湿润,所以人们在建好房屋之后还要外糊泥土。黎族聚居区大多数都是同一个姓氏,自古以来黎族人都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还规定同一个姓氏或宗族的人不能通婚,相比较而言黎族的这种婚俗根据礼教风格。而且黎族女孩在结婚之后也与苗族女孩一样,有“不落夫家”的特殊民族习俗。
IMG_269
黎族作为古代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可以说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就不断,向海南岛所在区域逐渐迁徙。在公元八世纪也就是唐朝时期,黎族基本上完成了民族迁徙运动。至此之后他们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上,并不断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笔者认为黎族虽然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其民族特色以及民风民俗,却一点都不比其他少数民族逊色。尤其是黎族与汉族人的交往和接触特别频繁,所以从汉族汲取了很多可以促进,其民族发展与完善的文化体系和生产技术。现在社会中的黎族人早已经融入了大家庭,很多彝族年轻男女都已经走出大山,并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笔者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民族进步的突出表现,当新思想与黎族传统习俗相互碰撞之时,一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反应。
实习责编:魏亚男
责编:徐芳
版权声明:上述稿件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撤稿或其他妥善处理。谢谢!
邮箱:wenhuashichuang@163.com或致电010-83385818。